第282章 不敢,决定权在您手中
作者:柠檬的果冻      更新:2022-05-29 04:11      字数:2392
  太后听到这一道道传进宫来的消息,怒极反笑,她回过头来,扬起布满细碎皱纹的老脸,看向面前不动声色的女子。

  “商夏,这都是你的手笔?”

  新皇很想说是,他想说是姐姐安排了龙瑜帮他笼络城中百姓,帮他筹划万民请愿,还给他推荐了裴然供他调用。

  不但如此,姐姐还让商相联络了三位国公,以及支持他的文武官员,前来逼迫太后退位。

  他真想把这些说出来气死这老妖婆,可看到姐姐八风不动,他便也沉静下来。

  瑟瑟秋风中,白衣女子身姿笔直挺立,声音轻柔婉转:“回太后,微臣不明白您在说什么,微臣身为太后亲自册封的三品钦南特使,主要任务是与南黎国战神战九州周旋。”

  太后笑声更大了,食指点着商夏:“商夏,你啊,你好得很!”

  商夏低眉顺眼:“劳太后挂心,微臣很好,倒是太后要多保重身体。”

  太后喉间一口老血差点喷出,盯着商夏的眼神又是欣赏,又是满含恨意……

  太后重重地呼出一口气来。

  她想起天牢门外,商夏步步为陷,逼得她为商夏赐官,允商夏招兵,一步步牵着她鼻子走。

  太后突然意识到,自己一开始就做错了。

  这天幽国虽是她这个太后掌权,可也是新皇的国,是宗家的江山,就算她不去天牢,商夏同样不会不管战九州的事。

  因为商夏要支持新皇,就不可能不管天幽国。

  只可惜,这个道理她明白得太晚了。

  若不是天幽国真需要商夏来对付南黎国,她就是用尽卑劣的手段,也要杀了商夏出这口恶气。

  天空阴沉下来,冷风阵阵,太后目光扫过战场上惨烈的场面,暗自叹息。

  能把事情做得如此果决,如此血腥,又如此体面的人,除了商夏,恐全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太后看商夏这副乖顺的模样,又气又笑:“哀家倒是想问问,你打算怎么对付哀家的京郊三营?”

  商夏淡然回话:“陛下已下令一营入城候在宫外,正在维持外面百姓的秩序,阻止百姓们乱来。”

  “哈哈哈!”太后仰天大笑,原来新皇翅膀的确硬了。

  “你们已经掌握了一营?”太后笑过之后阴沉着一张脸,脸色又黑又冷,异常可怕。

  商夏只当没见,用平静的语气,陈述着让人震惊的事实。

  “回太后,二营三营在城外维护叛军秩序,一时半会儿怕是不得闲,陛下就只好派一营入城护卫皇宫了……”

  太后:!!

  商夏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太后放心,宋将军和袁将军定会守好望京城,不让贼人趁乱进入。”

  太后脑子都懵了一瞬。

  也就是说,一营背叛了她,投靠了新皇,而忠于她的二营和三营,则被城门守军拦在了城外。

  “宋旭和袁安怎么敢?”太后指甲掐入掌心,竟也不感觉疼痛。

  “陛下之命,二位将军理当遵从。”

  商夏规规矩矩地回了一句,只气得太后身形摇晃,头昏脑涨。

  新皇浅笑:“母后,朕这也是为了望京城的安危考虑,城外叛军还未收编,朕实在担心他们会再犯上作乱,所以才下令宋将军和袁将军守好城门,您放心,城外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太后脸色难看至极,她之前还一直觉得奇怪,仅凭两路禁军和宗云蒙几千人马的支持,新皇竟然敢放手一搏,没想到他们竟然算得这么远。

  一营背叛,又没了城外二营三营的支援,即便她有三路禁军,也废不了新皇。

  难不成她还真让三路禁军和新皇手底下的几股势力拼命不成?

  当真把三路禁军拼光,她又还有何人可用?

  太后瞧瞧满地黄龙卫的尸骨,又瞧瞧周身新皇一党的禁军,抿紧了嘴唇。

  她败了,可是她不服气。

  “商夏,哀家服你。”太后面上冷笑,眼里却是满含恨意,“可若哀家执意不还政,你是真的打算要和哀家手底下的这三路禁军拼命吗?”

  “太后,无论白虎卫和赤炎卫,还是太后手下的三路禁军,都是天幽国的精兵,折损了可惜。有句话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真没想到你会对哀家说出这话来,就不怕你的新皇误解……”

  话未说完,太后就闭了嘴。

  暗中说的话,才会让人误解,商夏这种明晃晃说出来的,叫规劝。

  “微臣只希望太后和陛下能够和平共处,各归各位,共治天幽国,想必这也是天幽国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愿意看到的。”

  顿了一下,商夏又说,“也是国舅愿意看到的。”

  太后一下子就跳了起来,炸毛一般吼道:“你早就摸准了国舅的心思,算到了怎样才能不触碰他的底线,商夏,你真是好算计!”

  商夏却不急,也不躁,只镇定自若回道:“不敢,一切决策权皆在太后您手中。”

  哈哈哈!

  太后深呼吸口气,她遇到了这辈子最强大的对手。

  太后品尝着嘴里腥甜的味道,满面阴沉毫不妥协:“商夏,要想从我手中夺权,做梦!哀家今日倒要看看,你们是不是要把哀家这把老骨头给吃了。”

  商夏没吭声。

  新皇亦静默立于一旁,大不了就在这儿耗着,看是太后的老骨头坚持得久,还是他们坚持得久。

  宫外人声鼎沸,数不清的天幽国百姓大喊着太后还政于新皇,声音都从宫外传到了宫里。

  太后只当不入耳,可看着从宫门口进来,乌泱泱一片穿着官服的人,太后无法视而不见。

  文武百官整整齐齐列成两队,穿戴整齐,一步步走进宫来。

  守在宫门口的一营自然不会阻拦,反而小心翼翼护送着百官入宫。

  丞相商仁和宗王带头走在前面,身后是年过半百的定国公,襄国公,魏国公三人,再后面紧跟着六部尚书,最后是大小文臣武将,几乎整个朝堂的人都来了。

  几位朝廷命妇看着自己的丈夫列队而来,都不由得心中一酸。

  宗王妃看着自己多年未曾列朝的丈夫也在里面之时,只觉得心中激荡,眼眶都红了。

  太后冰冷的目光扫视过去,一眼就落到了商仁身上,她只后悔当初没给商仁赐一杯真的毒酒,毒死了他算了。

  目光扫过向来忠于她的兵部尚书,以及一众太后党,太后脸上神色稍稍柔和了一些。

  今日,百官究竟向着谁说话,还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