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又当又立……
作者:蜗牛和鹰      更新:2022-05-27 14:04      字数:2546
  按照白鹿书院惯例,对于每年新晋入学的学子,书院都会为其在院中安排一位师长。

  话说这种制度还是脱胎于官场中的门第之念——众所周知,自古而今,官场之中派别观念颇重。有出身的官员因有“同门”、“同窗”等的帮衬,在官场中长袖善舞,自身官途自然也就更加坦荡……

  而江州白鹿书院身为大梁四大书院之一,其受官场此类风气浸染自然也是不轻。况且,通过给学子们分配不同的老师,也确实能使学子们增强竞争欲念,起到鞭策、激励的作用。故此,自这项制度诞生伊始,白鹿书院就自然而然地将其沿袭了下来。久而久之,这项制度已成为了白鹿书院特有的一种书院文化。

  只是,就像书中常说得那样,世间之人常叹伯乐难觅,但其实真要深究下来,千里马才是真得难寻!

  就像此刻在这座醒身楼内,堂中争吵不休的数十位夫子,哪个不是拎出去随便跺跺脚都能令整个大梁儒林抖三抖的人物!?

  但此刻,这些人却在为一名新晋学子而争夺不休。

  内中原因倒也无他,实在是因为这个唤作顾尧的学子太过优秀了!

  试想一下,年方弱冠就蕴出浩然文气的读书人,你说像如此出色的学生,就算打着灯笼都寻不到啊!

  众夫子争吵喧闹之间,那可真是谁都不肯放手、谁都不服谁!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此间争闹也终是引起了书院高层的注意。

  最后,随着门外一声“山长到——”三字传入,醒身楼内的这场喧吵终于被暂时压下。

  只是,“刀枪”虽已入库,但这“马”却并未放归南山。

  众夫子眼睛巴巴地盯着房门,目露审视之色,拢在袖中的双手也不自禁握紧,大有山长一言不公、就再兴“刀兵”的意思。

  “吱呀——”

  门扉开启的摩擦声中,一名身披黑色儒服的中年人,在一名年轻儒生的陪同下施施然迈入醒身楼三层大厅。

  只见这中年人眸似丹凤,唇下三缕长髯及胸,乍一进屋,其自带的一身儒雅之气就向着屋内众人扑面而去。

  话说这个中年人非是他人,正是这江州白鹿书院的院首山长,叶蒙,叶继生!

  迈着从容的步伐、一脸平静地从一个个夫子面前走过,行至厅北正位,叶蒙方才转身,缓缓入座。

  “好好看看你们自个儿吧!一个个的,也算是名满天下的鸿儒!名师!

  但今日在此吵成这样又成何体统?!传出去岂不让其它书院平白笑话我等?!!”

  叶山长甫一开口就措辞严厉,直训得屋内众夫子是面红耳赤,纷纷不自觉地低下了脑袋。

  其实在此时情境下,训出这番话的若非是山长叶蒙而是其他什么人,厅中的众多夫子怕是早就怒火中烧、群起而攻之了。

  但在叶蒙面前,哪怕是书院资格最老的常、颜两位夫子,都不得不摆出了一副低眉顺目、聆听训诫的姿态。

  究其内中缘由,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叶蒙学问精深、一身儒学修为足以服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既为山长,自身的道德水平也令他人深深叹服。

  旁的先且不提,就拿为学子们安排师长这件事情来说。

  若在其它书院,身为书院山长,那每年对新晋学子可是有优先选择权的啊。故而在一些书院中,成绩最优者往往都是出身于书院山长门下——话说这一方面固然是因这些学子的资质优于同辈;另外则是因为他们既然拜了山长为师,那所能获取的读书资源当然也就暗中超出他人良多。故此,他们所取得的成就自然也就能出类拔萃了。

  但如此做法显然有失公平,长此以往也必然不利于书院的健康发展!

  因此,正是因为看出了“山长优先选生”的弊端,叶蒙才在上任伊始就立下规矩:白鹿书院院首自他起,皆不得随意挑选新晋学子入门!

  当然,考虑到院首自身衣钵也确需传承,故他又补充了一条规矩:身为白鹿书院院首者,其一生收录门墙的弟子最多只能有三名!

  正是因为叶蒙的以身作则,白鹿书院的竞争风气才能健康发展历久弥新,从而使得整座书院在近十几年间再次呈现了蒸蒸日上之景,已然开始向着大梁所有书院的三甲之列稳稳迈进!

  ……

  而此刻,见自己短短两句话就使得厅内夫子们低眉垂首,叶山长的心头怒意终于舒缓了几分。

  他轻轻咳嗽一声,看了眼规规矩矩立于自己身侧的年轻人——此人唤作王甫一,正是他在五年前收得第一个入门弟子。

  “甫一啊,老夫记得你入我门墙也有五年了吧。”

  年轻人连忙俯身,面上也带上了一丝羞愧。

  “老师记得没错,学生拜您为师确实已有五年……说来惭愧,这些年学生所学有限、科考也是屡试不第,实在是给老师您丢脸了……”

  “丢脸倒也谈不上……”叶蒙轻轻挥手打断了王甫一的羞愧自责,“当年之所以收你入门,也是因看在你性情敦厚上……况且,科考这种事儿有时又颇为诡异,有人哪怕学问精深,一着不慎都是会名落孙山的……”

  语气顿了顿,叶山长显然也不想在众人面前继续此类话题。

  他的脸上罕见地闪过一丝绯色,然后就又开始耐着性子引导起了话题。

  “甫一啊,老夫三日前曾做过一个梦,梦中,有一颗似桃似李的果子突从西北方向飞来,狠狠砸向为师头颅……

  这些天,为师每每想起此梦,都会心绪起伏不定!想来梦中那颗果子该是此梦的关键之物……

  甫一啊,老师知你素来爱钻研《易》经,可否为老夫稍稍开解此梦?”

  “似桃似李的果子?”

  恩师叶蒙的一番话显然令王甫一陷入了迷茫,不过很快,当他目光扫过房中众多夫子脸面、接收到夫子们眼中那种敢怒不敢言的目光时,一道灵光就立马从心头泛起。

  “桃李之果乃收徒之兆也!其既是从西北方向飞来,那就说明那名学子当是出身于西北方向的府城!

  西北方向……西北方向……我想起来了!今年咱们白鹿书院共吸纳新晋学子八十六名,而出身于西北方的学子,却只有潞阳府的顾尧和宁采臣!

  但那宁采臣其实却是生于北方雍州,他之所以从潞阳府赶来,不过是随其父迁徙过去的罢了……

  所以老师,此梦昭示您今年合该吸纳学子入门,而这名入门的学子么,应该就是来自潞阳府的顾重华无疑啦!”

  咣当!

  王甫一一番话将将落下,站于屋内的常老夫子就像站立不稳般陡然倒地。

  而房中的其他夫子们虽未有其它动作,但看向王甫一的目光中也蕴满了无尽怒火。

  几欲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