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国子监游街
作者:梦里寻欢1      更新:2022-10-15 03:03      字数:2203
  监生们站起身来的同时,便转身朝着外面走去。

  在门口,监生们看见了太孙殿下。

  遂而,一个个纷纷给太孙殿下行礼,眼神坚定间,转身离开。

  范秋也迅速从讲堂上下来,才刚刚走出大讲堂,便看见了太孙殿下正在那里等着他。

  范秋快步走到太孙面前,拱手道“太孙殿下。”

  朱瞻基颔首道“我得知你走访朝廷中大臣多日,可无一例外,全部被拒。”

  范秋呵呵一笑“这等小事,不足挂齿,只要还有一丝希望,我等就不该放弃。”

  “还请太孙殿下静待。”

  话罢,范秋迅速转身离开,他要带领监生们游街示众去了。

  “请范学士提字!”

  “请范学士提字!”

  国子监中,一面大旗竖立了起来。

  那面大旗上,是空白的,等待着范学士前去提字。

  范秋拿起毛笔,蘸着墨水,随后挽起袖子,在大旗上龙飞凤舞。

  开海禁!

  三个大字,刚劲有力,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能看出他浓厚的决心!

  字迹未干,大旗便已经被监生们扛起!

  “走!”

  “朝廷大臣不支持,那就我们自己干!”

  “开海禁!开海禁!”

  数百名监生扛起大旗,直接就出了国子监。

  范秋也走在了最前头,攥紧拳头,高喊着“开海禁,开海禁!”

  他呐喊得掷地有声!

  那种强烈的渴求,从他的语气中能听得出来,他很迫切开海禁的那一天。

  范学士的表情,刚毅,果敢!

  这群大儒,虽然有些迂腐,但认准的事情,便没有回头的余地。

  哪怕撞了南墙,他们也在所不惜!

  身后,两百多名监生也跟着呐喊了起来。

  “开海禁!”

  “开海禁。”

  声势浩大,离开了国子监。

  朱瞻基站在原地,望着这么一幕,眼神中涌起无限的热血。

  连日来的挫败,没有让范秋失落,相反他一直在寻求不同的办法,来实施开海禁这道政策,使得大明越来越强大。

  正因为有这种坚持不懈的人,国家才会越来越强啊。

  朱瞻基能体会到范秋的情感,也由衷的对翰林院产生敬佩之意。

  朱瞻基朝后面大喊一声“出来。”

  数十名锦衣卫,迅速出现在了身后。

  其中一位三千拱手道“太孙殿下,您有什么事?”

  朱瞻基沉声道“保护好他们,不要让人伤害范学士。”

  “是!”锦衣卫点头。

  在得到太孙命令后,十多名锦衣卫,迅速冲了出去,保护在监生们的两侧,生怕他们受到伤害。

  朱瞻基深吸了一口气“去干吧,有大明的皇太孙在后面给你们撑腰,无惧朝廷任何人。”

  又看向后面,再招来一名锦衣卫,朱瞻基吩咐道“去告诉你们的都指挥使,六科给事中若还要闹事,胡搅蛮缠,挡我的路,就想办法将他们除掉。”

  “如果找不到证据,就捏造证据。”

  “是!”锦衣卫神色瞬间肃穆,眼冒凶光。

  眼下,纪纲已经是太孙一党,凡事自然以太孙为先。

  如今,让他除掉六科给事中,并非是直接杀害,而是由锦衣卫搜集他们的证据,抓几个进去,给予他们震慑!

  不管他们是清官还是贪官,挡路的官,朱瞻基都不想留。

  ……

  游街示众开始了。

  范秋带领着国子监两百多名学生,在应天府的街道上游行。

  那面大旗,高高的举着,写着开海禁三个字。

  这几日,范秋已经和国子监的学生们科普过了开海禁的好处,并且曾经国子监的学生们,也听朱案首普及过,所以他们坚定的认为,开海禁一定利国利民!

  所以,此时的呐喊,也掷地有声。

  “开海禁!”

  “开海禁!”

  呐喊声层出不叠,一个个目光坚定,游行在街道中,四周的百姓纷纷旁观。

  “这些读书人是怎么了?”

  “他们喊着开海禁,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海禁啊。”

  百姓们叽叽喳喳,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但在国子监学生们的科普下,百姓们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所谓的开海禁是这样的。

  百姓们大多盲从,听说开海禁有好处,便迅速跟上队伍,也跟着一起呐喊了起来。

  这一日,范秋带着国子监的学生们,将半个应天都游行了一遍,应天府内,知道开海禁的百姓越来越多。

  第二日,范秋继续游街示众。

  第三日,范秋带着国子监两百多名监生,直接游街到了宫门口!

  一时间,声势越来越浩大,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

  而这样的情况,也彻底给予了六科给事中巨大的压力。

  特别是胡滢,已经感受到岌岌可危了!

  在听到属下的奏报后,他匆匆带着几个给事中,来到了皇城的街道上。

  果不其然,看见了范秋带着两百多名监生,正在游街示众!

  他们在呐喊,他们在拼命的与朝廷对抗!

  身后跟着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

  胡滢望着这一幕,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这该死的范秋!”

  “翰林院,全都是一窝臭虫,处处断人财路。”

  身后,左给事中姚临也脸色难看无比“胡大人,现下这个情况,该怎么办?”

  “范秋虽然没有拉拢到朝中大员,但这国子监天天游行,朝廷也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啊。”

  “朝廷,不得不考虑国子监这些学生们的诉求。”

  胡滢冷哼一声“还能怎么办?”

  “既然翰林院的人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给范秋的家人定罪,把他的家人全部下大狱,看他还能不能硬气起来。”

  “好。”左给事中姚临点头。

  胡滢望着范秋那一腔热血的模样,忍不住扶着额头,有些头疼“唉,这群腐儒!”

  ……

  为何范秋的提议,迟迟得不到回应?

  甚至,国子监游街三天,朝廷都迟迟没有反应呢?

  因为不仅是六科给事中,就连朝廷所有大员,都不赞成开海禁。

  朝廷大员们不敢说,但是他们无视的态度,就说明了一切。

  而六科给事中,却站了出来,站在了翰林院的对立面。

  范秋要做的,就是让整个朝廷不得不答应!

  这个任务重大,而且难办。

  比起对抗皇帝来说,还要难办,因为翰林院面对的,是整个朝廷啊。

  是夜。

  月黑风高,大风呼啸。

  树木飘摇,月光稀疏,瞧这风云变幻的天色,好像是要下雨了。

  范府门口的小树苗,在大风中,艰难的摇曳着,好像随时都会被人连根拔起。

  数个黑衣人,潜行在范府四周,迅速跨过墙头,跳进了范府内。

  今夜,不会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