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作者:梦里寻欢1      更新:2022-10-15 03:02      字数:2101
  朱棣皱眉“老家伙,你又开始跟我杠起来了?”

  “不许去。”

  “来人,把余大学士请回家去,让他在家休息,这段时间不用来上朝了。”

  皇帝命令一下,外面立刻就有两个侍卫走了进来,朝着余学夔走去,要将余学夔带出大殿。

  余学夔浑身都在发颤,他呐喊道“社稷危难,臣岂可回家?”

  “皇上,你在诛老臣的心呐。”

  “若皇上不答应,老臣倒不如一柱子撞死在这大殿上,也好过回家不作为。”

  他苍老的声音,在大殿中呐喊着。

  这一日,朱棣看出了余学夔的真心。

  看出了余学夔和徐老一样,都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忠臣。

  虽然平日里,余学夔总是怒怼朱棣,但在这件事上,他却立刻站了出来。

  可他已年近花甲,再让他去,晚年可就没了……

  朱棣皱眉,额头皱成了一个川字“你非要一意孤行?”

  余学夔咬牙“非要不可!”

  话音落下,朱棣脸色略微感慨,望着余学夔道“老家伙,你让朕敬佩了一回。”

  “好,朕批准你去。”

  “你现在就拿着我的安抚书,前往山东去吧。”

  “朕会从京营中,挑选一百将士,作为你的护卫,保证你此去安心。”

  “此事不用再议,退朝。”

  余学夔苍老的眼神中,终于落下热泪,这是他争取来的机会!

  “臣,谢吾皇隆恩!”

  “臣,叩谢吾皇隆恩!”

  “老臣定不负皇上所托。”

  余学夔连拜了三下,再起身时,已是老泪纵横,苍老的身子微微颤抖。

  他又岂能不知,自己已经年近花甲,需要安度晚年了。

  可生灵涂炭,他能不管吗?

  一旁,众臣望着余大学士站在那的一幕,纷纷心中肃然起敬。

  杨士奇微微一叹。

  蹇义惺惺相惜。

  夏原吉对余学夔涌起敬意,能成为翰林院大学士,果然是清流中的清流。

  太子爷也站在一旁,身旁就站着太孙。

  太子爷瞥了一眼太孙,叹息一声“孩子,上去宽慰一下余大学士吧。”

  朱辰发愣,仿佛没有听到太子爷的话。

  因为,他的思绪早已经飘到了远方。

  他看见了朝堂上这真实的一幕。

  或许,他终于能明白,永乐盛世是怎么来的了。

  边疆之中,有无数为国抛洒热血的将士,死守边关,镇守长城。

  朝堂之上,忠臣屡屡不绝,愿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忠臣,绝不止余学夔一个……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英勇大义,才铸造了这永乐盛世啊。

  乱世,出的是奸臣。

  盛世缔造者,都是这群孤注一掷的忠臣啊……

  朱瞻基的心中,对余学夔肃然起敬!

  他深吸了一口气,朝着余学夔走了过去。

  望着余学夔浑浊的双目,朱瞻基沉声道“余大学士,你为国为民,朝堂上都看见了。”

  “您一定会和徐老一样,名字被载入史册的。”

  余学夔呵呵一笑,浑浊的双目望着太孙殿下“太孙殿下,老臣有话跟您说,不知道您可否愿意听老臣唠叨一顿。”

  顿了顿,余学夔继续道“就当是老臣临别前,最后的一番叮嘱吧。”

  朱瞻基颔首“可以。”

  话罢,跟在了余学夔的身旁,一边朝着殿外走去,一边静静的听着余学夔的教诲。

  身后,百官则是远远跟在了他们身后,散朝回家。

  即便余学夔走得慢,可今日也没有人超翰林院大学士的前头了。

  余学夔的声音,在朱瞻基耳边响起。

  “太孙殿下前往苏州,刺探敌情,阻止汉王买粮,勇气可嘉,值得褒奖。”

  “但,身为一国之君,太过痴情,专注于一位女子,不是好事。”

  余学夔教诲道“皇爷既然把您立威太孙,那么殿下就该肩负起一个国家的责任,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再是您个人的,而是要为国家考虑。”

  “国家,国家,国永远排在家的前头!”

  这番话一出。

  朱瞻基微微有些尴尬,忙问道“余大学士,你还是知道了?”

  余学夔呵呵一笑“太孙殿下,满朝文武,可能都知道您是为了追那个女子。”

  “他们为何不敢戳破?”

  “因为您立下大功了,您阻止了汉王的行军计划,所以大家选择了沉默。”

  朱瞻基哑然失笑。

  有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感觉。

  他以为自己的话术已经够高明了,但没想到,朝堂百官的老奸巨猾,比他这个小辈更甚之。

  “能混到这个地步,都是老狐狸了,太孙日后若是掌权,必将平衡其中,为国争取更多利益。”余学夔道。

  朱瞻基颔首“受教了。”

  余学夔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想当初,刚认识您时,我就觉得您会成为大明栋梁,那时候一口称呼您一句小兄弟。”

  “再到后来,您成为淮王,又变成皇太孙,老臣就不敢拉着您喝酒了,君臣对饮,岂不逾越了?”

  朱瞻基微微沉默。

  似乎,也想到了以前的事。

  他想到了余学夔,在初次认识到心学的观点后,那激动的表情。

  想到了余学夔哪怕去浙江救灾,也要将心学传播到浙江去。

  因为余学夔坚定,这就是救国之思想,能让国家富强的思想。

  所以,他毅然决然的去做了。

  顿了顿,朱瞻基呵呵一笑“余大学士,要是你能从山东回来,我一定与你痛饮一杯。”

  “到时候,还是老地方,醉仙楼。”

  余学夔呵呵一笑“好!”

  “醉仙楼好啊,一顿就要三两银子,那是老臣半个月的俸禄啊,以前请您喝一顿,老臣都得从牙缝里抠钱……”

  朱瞻基哑然失笑“下次我请您。”

  不知不觉间,两人就已经走到了宫门口。

  余学夔拱手道“太孙殿下,不用再送了,到这里便就此为止了。”

  “还请太孙殿下回去吧。”

  朱瞻基也躬身,郑重拱手道“余大学士,祝你凯旋而归。”

  余学夔轻轻颔首,转头,朝着前方离去。

  这一日,他穿着大红色的官袍,瘦弱,岣嵝的身体似乎难以撑起这种宽大的官袍,可在他的身上,朱瞻基看到了一股劲,一股为国为民的劲!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官之大者,舍生取义!

  也不知,余大学士,还能不能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