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作者:满山红遍      更新:2022-05-25 09:09      字数:1991
  换句话说,就是用齐朝举国之力养一只郑国狼!

  秦晏说的是反话,皇太后和夏雪对视一眼,两人都能听出来,但皇太后犀利,夏雪严肃。

  郑国富,那是陆皇太妃向先皇要来的。郑亲王和皇帝都是先皇的儿子,皇帝得了天下,难道就不能让郑亲王富一点?大家是兄弟嘛。皇帝也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终究不想闹得太僵。祸起萧墙、遗患无穷,兄弟之争谁得益啊,但凡有爱国爱民之心的谁愿意?

  只要郑国不反,郑国百姓还不是齐朝百姓?郑国的财富还不是齐朝的财富?放哪个口袋都一样。

  可结果呢,是养了一只大老虎,虎视眈眈的趴在西边盯着京城,随时准备扑上来咬一口!

  皇太后和陆皇太妃争了一辈子,最后却要为他人作嫁衣裳,她怎能不被挑衅因此气势汹汹?

  夏雪则还是个局外人,她只是敏锐的捕捉到。这件事情、这个局做的好大,比以前想的要复杂的多。因此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必须更加严肃认真。

  虽然态度略有不同,但犀利的皇太后和严肃的夏雪身上有种类似的同样非常强大的气场,两人气场对碰,气氛再次热烈起来。只需一眼,两人便如定下约定,强强联手、强势出击,等着吧!一眼而已,两人又再次看向秦晏,显然他的话才开始,而不是结束。

  秦晏看着两个一老一少女人的互动,从夏雪身上感受到那种熟悉的气息、曾指引他跑到宣恩公府放火的气息,他有种面对两个战友的感觉,因此言无不尽毫不保留、一点不防备夏雪。“我看情形不对,到过新州又去了趟乌恒国、鄯焉国,还去了哈维国边境、他们大营。程建业确实杀了不少百姓,乌恒国和鄯焉国也几乎被灭了,可本质却不是奏章里写的那样。”

  “去年三月,新州叶县校尉程建业生擒哈维国入侵的副将、杀敌二百、俘虏四百、打退哈维国入侵……这是程建业封明威将军、升为新州都尉时的军功记录。应该就在程建业升新州都尉后,就开始了这一步计划。先是不停在边境制造摩擦,后要求清边、让百姓参战或者支援战争。”

  “边境都在传,哈维国如何厉害,要打进齐朝杀了所有人……从郑国往西都这么传,越到边境越传的凶。五毛党的功劳是有,程建业不停动作影响更大。虽然我朝繁荣安定,但西边俨然人心惶惶、一派兵荒马乱、人人自危的乱世光景。开春了还没播种,盗贼横行,一片混乱。”

  “总之,程建业先扬了一层灰,迷了所有人眼睛。然后开始骚扰百姓,制造混乱。去年入冬,他并非带兵一举剿灭乌恒国,而是先杀了一些乌恒国的人,然后将那些愿意参战的百姓弄到那里——算是将乌恒国占领了?而那些不愿意支援他的人,才被全部杀掉!”

  “这场骚动影响更大,哈维国开始增兵边境,边境就更乱了。程建业于去冬再次清理新州边境,如法炮制对付了鄯焉国。现在的情形是。新州边境几县,全是程建业麾下的兵,兵员四万余!他要的那么多粮草,除了转到给郑国,留下自己还不大够用,四处强征抢掠,说是为打仗做准备。而他那么多兵器辎重,一部分来自乌恒国和鄯焉国,一部分来自郑国,少数是哈维国的……”

  秦晏停下来歇一口气,屋里一片安静,带着厚重压力的寂静,一颗灰尘也可能被碾碎……

  程建业的故事,原来到了这个程度!

  他要的不仅仅是冒领军功争夺兵权,他要的是制造足够的混乱、准备足够的力量,毁了齐朝的西大门!那么安西卫呢?安西卫就在新州,难道就坐视不理?难道就没有个准确的消息传回来?难道还要等秦晏走这一趟?这逻辑上,不通。

  秦晏盯着夏雪。你那不是纯粹空口说白话是什么?事情根本不是这个样子,这远远超出了冒领军功的范畴,他们已经一步步朝目标迈进。

  夏雪回敬秦晏。这么大动静你现在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能让程建业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一个小人物,何以有了蹦跶西陲影响天下的能力,就像吴英?别出了事尽拿吴英出气,有本事别让他将麻烦惹得这么大,你吃糠长大的么?

  两人眉来眼去,秦晏抿着嘴,竟然一时没话反驳,红了脸,尴尬中……

  皇太后不知为何,看着这两个莫名其妙斗气就是酸溜溜,所以她奚落孙子、揭他老底。安西卫的神武大将军安忠护,有个女儿叫安雅,人品出众,安忠护对她期望很高,我看着也还好。六年前皇太妃将安雅召进宫来,将她介绍给晏儿。

  晏儿对皇太妃从来没好感,别扭起来特倔(夏雪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就是就是,为了一个她笑什么竟然追问半天)。不喜欢人家姑娘,就跟祖母好好说,将人家姑娘打发了也就是了,他偏不,还偷偷将安卿带到冷宫关起来,一关就是十来天……

  咱宫里多久没用过冷宫了,就算谁有个错,罚她一顿认了错改了也就是了,放在冷宫那么冷冷清清的地方,太折磨人了。好歹是宫里的地方,也就几个年纪大不想出去的内侍在那里收拾收拾顺便当养老了,所以才有个人样有口饭吃,没饿死气死人家姑娘。

  冷宫的内侍多了个心眼,说那事儿不像啊,不像贵人受了罚去思过的,便来找我,我们才知道,原来安卿不是回家了,是被他给关了。

  赶忙放出来好一通安抚,安卿还委屈、那事儿放谁都委屈,也不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