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捉拿真凶
作者:寒青梧      更新:2022-05-24 08:35      字数:4547
  第二次催吐之后,武照不禁觉得好了许多。

  虽然肠子因呕吐得太厉害而有些痛,但感觉肚子已经不痛了,想必胃里的毒素已吐出七七八八了。

  武照长舒了一口气,仰头喘着大气。

  李治见武照脸上有些些许颜色,忙招手唤王太医过来诊脉。

  那王太医刚上前,把手在武照的脉搏上一搭,不由得浑身大颤。

  李治见王太医如此反应,不由得一惊,急急问道:“怎么样?”

  王太医连忙拱手,喜道:“恭喜皇上,武昭仪体内的毒素,竟已吐出了大半!”

  李治闻言,顿时喜不自禁,简直怀疑是自己听错了,笑道:“当真?”

  王太医拱手道:“不敢欺瞒皇上。微臣这就给武昭仪开些清除毒素的药,相信很快就会康复。”

  李治忙道:“那还不快去。”

  王太医拱手,急忙告退而去。

  白友正这才上前又向李治询问道:“皇上,您还是先去更衣梳洗吧。”

  李治却不理他,扭头向陶清和缪巧吩咐:“给武昭仪更衣清洗一下,朕去去就来。”

  陶清和缪巧不约而同地福身答应着,只见李治见武照平放回床榻,柔声说道:“照儿,你先好好休息。朕去去就来。”

  武照只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李治心急如焚,奈何都被武照吐了一身,只得先去偏殿更衣。

  待李治急急更衣过来时,武照已经换了一袭粉红裙衫,宫人们也已经将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

  李治上前在床边的一张圆凳坐下,柔声向武照问道:“照儿,你现在觉得怎么样?”

  见武照又是捂着腹部,忍痛不能说话,李治不禁蹙眉,上陶清和缪巧问道:“怎么会这样?”

  缪巧福身说道:“启禀皇上,娘娘体内毒素未清,自然……”

  见缪巧欲言又止,李治便已明白她接下去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当即扬声唤道:“王太医呢?怎么还不把药拿来?”

  白友正闻言,连忙出殿门去催。

  正走到半路,便见王太医捧着药碗急急赶来。

  白友正忙上前急道:“王太医,你怎么才来啊?武昭仪的脸色越发难看了,你若再去晚些,只怕龙颜震怒啊!”

  王太医一个激灵,连忙加快脚步,口中还不忘向白友正道谢:“多谢公公提醒!”

  白友正上前一把端过王太医手中的药碗,飞快便走,口中只道:“快些吧……”

  王太医见他健步如飞,手中的药水却丝毫未洒,不由得心生佩服。

  连忙跟着白友正重新进了寝殿,只见李治已亲自在喂武照喝药。

  王太医一个激灵,连忙下跪。

  尚未来得及开口说话,已听李治沉声低喝:“倘若武昭仪因为你送药太迟而有所闪失,朕定要你九族陪葬!”

  王太医唬得浑身大颤抖,连忙磕头求饶道:“皇上息怒!”

  白友正念在与王太医颇有几分交情,于是向李治道:“皇上,如今不是追究王太医的时候。想来武昭仪定是吃了歹人的毒药,应该向找出凶手才是!”

  李治觉得白友正的话十分有理,点头道:“不错。想来能够对照儿下手之人,定是照儿身边的人才对!”

  说到这里,李治看向陶清和缪巧,问道:“今晚,照儿吃过什么东西?”

  缪巧回忆了一下,恭敬说道:“启禀皇上,武昭仪今晚尚未进食便睡下了,什么也没吃……”

  李治听了缪巧的话,不由得明眸微微一闪,心中暗道:“她今晚没有吃东西?究竟是因为还在生朕的气,还是因为今晚朕没有来这里陪她的缘故?”

  刚有这个念头,李治却又苦涩一笑,自嘲地暗道:“照儿她又岂会在意朕是否会陪她呢?在她的心里,恐怕只是已经死去的杨煦吧……”

  一念未止,忽听陶清跪地求饶道:“皇上恕罪……奴婢……奴婢今晚熬了一碗姜茶,给武昭仪服用……”

  “什么?”李治厉声将陶清喝断,神色甚是惊讶。

  陶清双眼通红,哽咽说道:“不过奴婢并非下毒!奴婢真的没有啊!”

  李治面色一沉,低声喝道:“究竟有没有待,朕查明真相之后,自会一清二楚。可不是你三言两句就能狡辩的!更何况,即便不是你下的毒,但那姜茶是你煎的,也是你送来给照儿服用的。单凭这几点,你就难辞其咎!”

  陶清早已吓得眼泪婆裟,摇头说不出一句话来。

  忽听武照虚弱的声音道:“皇上……”

  李治忙将武照搂在怀里,柔声询问道:“照儿,你觉得怎么样?”

  武照似轻轻点了点头,有气无力地道:“皇上,陶清一直跟随在我身边,忠心耿耿。我相信,她一定不会对我下毒……”

  “照儿。”李治柔声将武照打断,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更何况,你与陶清许久不见,你怎知道她不会害你?”

  武照想要辩驳,奈何体内毒素未清,实在没有力气再说话。

  只听李治厉声喝道:“来人!把陶清关进天牢,严加审问,务必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众人闻言,上前便将陶清拿下。

  陶清心中万般委屈,哭嚷道:“皇上,奴婢真的没有对武昭仪下毒!奴婢是冤枉的啊……娘娘,娘娘救我啊……娘娘……”

  “陶清!”

  随着陶清的声音逐渐远去,武照哽咽一声,一时太过激动,便昏了过去。

  只有一滴晶莹的泪珠,从武照的眼角滑落,一直跌进李治的衣衫里。

  李治急忙招手唤道:“王太医,你快过来看看!”

  那王太医连忙答应着,鞠身上前,把脉后拱手向李治说道:“启禀皇上,武照只是身子虚弱,以致晕倒。只要再喝下几副药,好生休养,便可逐日康复。”

  李治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武照放回床榻,让她平躺在床上,轻轻扯过被子给她盖好,才转身向王太医问道:“照儿是否已经脱离了危险?”

  王太医略想了想,道:“可以这么说。”

  李治这才算完全放下心来,坐回床榻旁的板凳上,道:“这里没你们的事了,你们都退下吧。”

  王太医和其他宫人皆异口同声地答应着,纷纷退出房去。

  随着那些人远去的脚步声响起,却又有一个小宫婢踱步进来,向李治道:“启禀皇上,皇后娘娘遣奴婢来问皇上,何时过去?”

  “回去告诉皇后,然她早些休息吧。朕今晚留在未央宫,不过去了。”李治目光自始至终落在武照的脸上,不舍得移开分毫,语气更加不以为意。

  那传话的小宫婢闻言不禁有些为难,当即愣在那里,不敢再劝,但也不敢就这么回去复命。

  今晚是十五,本该是皇后娘娘和皇上的日子。如今皇上却要留在未央宫陪武昭仪……

  倘若一开始这样也就罢了。可偏偏是皇上和皇后准备就寝的时候,皇上听说武昭仪出事了,竟撇下皇后而去的。

  皇后本就怒火冲天,如今皇后要她来请皇上,要是她没有把皇上请回去,那皇后娘娘还不把气撒在她一个人的头上啊?

  白友正看出那宫婢的难处,但也熟知李治的脾气倔强,只怕她再赖在这里不走,定是惹得皇上心烦不高兴。

  加上陶清如今入狱,白友正更加心里难过,便向那小宫婢怒嗔道:“你还待在这里做什么?还不下去!”

  那小宫婢不敢违抗,只得嗫嚅地红着眼睛退下了。

  白友正见李治只是坐在武照的床边,似乎打算就这么坐上一夜,不禁劝道:“皇上,您还是先休息吧。奴才守在这里,要是武昭仪醒来了,奴才马上通知您……”

  话音未落,只听李治已道:“不必了。朕只有亲自守着照儿,心里才安心。”

  白友正眼眸微微转动,嗫嚅说道:“其实皇上……奴才并不认为,陶清会向武昭仪下毒。”

  李治眸中划过一抹诧异,好奇地看向白友正问道:“你为何会如此认为?”

  白友正不禁双膝跪地,向李治说道:“奴才不敢欺瞒皇上。其实那日奴才向皇上和武昭仪下媚药,正被陶清逮了个正着。陶清以为奴才是要向武昭仪和皇上下毒,本要揭发奴才,后来听奴才说明原由,这才答应帮奴才……事后更是甘愿受武昭仪的责罚,也不供出奴才来。奴才相信,陶清对武昭仪忠心耿耿,绝不会是向武昭仪下毒的凶手!”

  李治听完白友正的话,沉吟不语。

  只听白友正继续说道:“并非陶清帮奴才顶罪,奴才才偏帮她,为她说话求情。只是奴才觉得,陶清对武昭仪一片忠心,甘冒杀头之罪,也要戳合武昭仪和皇上,如此重情重义之人,又岂会向武昭仪下毒手呢?哪怕皇上认为她是受人威逼利诱,可奴才决不相信,陶清会这么做!”

  李治听完白友正的话,又认真考虑一番,不禁笑道:“朕相信你的话。只是那碗姜茶的确是陶清所煎,也的确是陶清端给照儿服用的。只有审问陶清,或许才能查出真正下毒毒害照儿的凶手。让陶清入狱,也只是权宜之策。”

  白友正心中略喜,道:“原来皇上早已相信,不是陶清所为?”

  李治斜睨向白友正,带着眼神带着几分探寻的意味,不答反问道:“你这个小子有些奇怪……”

  白友正明白李治这话的意思,当即心跳加快,不禁红了脸,有些羞涩地道:“奴才什么事都瞒不过皇上……”

  李治轻笑道:“那朕把这件事交给你去处置。只是,千万别叫朕失望啊!”

  白友正明白李治这话的意思,当即笑道:“是,皇上!”

  “去吧!”李治轻笑一声,便见白友正欢喜着离开。

  李治望着白友正离去的身影,不禁摇头轻笑。

  床榻上,武照却早已醒来,只是闭目佯寐,却早已将李治和白友正的话,听得一清二楚。

  原来陶清之前竟是替白友正顶罪……

  其实武照早已怀疑此事是白友正所为,只是她本以为是李治的意思,却想不到竟是白友正擅作主张。

  而陶清和白友正的一片苦心,她更加明白。

  其实说到底,皆因她自己还没有放下……

  耳边听着再无动静,武照悄悄地睁开眼睛,从缝隙中只见李治已靠着床边的柱子睡着了。

  心中说不出是何感觉,武照只渐渐睁开眼睛,就这么望着李治,愧疚、歉意、感动……全部在心里交织。

  翌日。

  天还没亮,白友正已欢喜地冲进寝殿来。

  李治闻声而醒,只见白友正跪伏笑道:“奴才惊扰皇上美梦,奴才该死!”

  李治皱眉佯嗔道:“你若该死,恐怕早就死了一万次了!起来吧!”

  “谢皇上!”白友正嬉笑着起身。

  只听李治问道:“看你的样子,是有好结果了?”

  白友正笑着道:“奴才让陶清仔细回想,陶清后来想起,她之前离开了一阵,再回厨房时,见到一个陌生的身影从厨房离开。当时陶清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便没有在意。”

  “陌生的身影?”李治蹙眉问道。

  白友正点头道:“是啊。陶清说,那人的背影有些奇怪,走路时好像一瘸一拐的,只是又走得极快,一晃而过。陶清说她在未央宫从未见到有人行动如此,便以为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走路一瘸一拐?”李治不禁沉思,半晌问道:“难道是那人有腿疾?”

  白友正笑着戴上一顶高帽,嘻嘻说道:“皇上真是英明!”

  李治白了白友正一眼,低嗔道:“你怕是早就已经猜到了吧?故意不说出口,还让朕来猜。”

  白友正嘻嘻一笑,道:“如今证明此事的确与陶清无关,皇上可以下命放了陶清了吧?”

  李治轻轻摇头道:“还不成。即便知道是一个身患腿疾的人下毒,但一日未抓到此人,陶清便无法洗脱嫌疑。”

  白友正听了李治的话,不由得心底有些失落,只听李治轻笑道:“你既然如此关心陶清,那么这捉拿真凶的任务,朕就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