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有何要事?
作者:寒青梧      更新:2022-05-24 08:35      字数:4582
  忽听武照继续说道:“把药带上,给她擦擦。”

  陶清顿时心中一喜,微红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抿唇望着武照,却终究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武照目光喜怒难辨落在陶清的脸上,淡淡说道:“还愣在这里做什么?还不走?”

  陶清哽咽,道:“奴婢还以为,娘娘你再也不会理奴婢了呢……”

  武照眸光微暗,心中略有些怅然,似垂眸轻叹了一声,说道:“走吧。”

  陶清这才和缪巧向武照福身告退,退出了房间,一直回房里擦药。

  缪巧搀着陶清坐在一张木椅上,让陶清背靠着椅背,才轻轻卷起陶清的裤腿,检查她的膝盖。

  缓缓将裤腿往上卷时,只见布料上血迹斑斑,只是陶清始终咬牙强忍着,不肯叫出声来。

  缪巧将她裤腿卷到大腿,见白皙的膝盖乌青一块,皮肉也不知道怎么磕破了,虽然没怎么流血,但两个膝盖白一块的青一块的红一块,看着都觉得疼。

  缪巧倒了金疮药在一块白色长布条上,先替陶清清洗了伤口,才把那长布条绑在陶清的膝盖上,为她包扎好伤口。

  金疮药贴着伤口如刀割般疼,陶清忍不住咬着下唇发出“嘶”的一声。

  缪巧抬眸看向陶清,不禁柔声说道:“不是我说你,你的胆子也越发大了,居然敢给娘娘和皇上下药!这次娘娘从轻发落还算好的,若是被其他人知道了,恐怕娘娘有心保你,也是保不住了。”

  陶清眸光微闪,道:“我知道……”

  缪巧白她一眼,佯嗔道:“知道你还这么做?当真是不怕死么?”

  陶清垂眸沉默不答。

  过了两秒,抬起头来,却见白友正立在门口。

  只见白友正面带歉意,竹竿般立在门口,却是踌躇着不知道怎么进来。

  见陶清发现了他,白友正不禁微微一怔。

  缪巧顺着陶清的目光看过来,也见到了白友正,眸光微闪,看看白友正又看了看陶清,缪巧不禁抿唇微微一笑。

  “好啦。膝盖已经包扎好啦!我赶回去,向武昭仪复命。”缪巧一边说着,一边微笑着收起药瓶,起身便走。

  陶清伸手想要拉住缪巧,但终究是抬起的右手只在空气中悬空了一瞬,翕张的嘴唇什么都没有说。

  只见缪巧走到外,扭头看向白友正,又掩面格格一笑,便走了。

  白友正目光始终落在陶清的身上,见她面容羞涩,于是便踱步迈进门槛来,道:“听说你被武昭仪责罚了,所以我来看看你。”

  陶清眉头轻蹙,急道:“我的脚伤倒不是很严重。只是缪巧定是误会了什么。你怎么方才也不想她解释解释?”

  白友正抿唇,似笑非笑道:“我本就是来看你的,这有什么好解释的?”

  陶清又羞又恼,想来若果真如白友正所言,特地向缪巧解释一番,反倒好像他两真的有什么似的。

  可一想到这里,陶清的脸越发红了起来。

  白友正上前在陶清身旁的椅子上坐下,只见陶清已急急忙忙放下了裤腿,白友正见那裤腿上有斑斑血迹,不禁关切问道:“还疼么?”

  陶清不敢直视他的目光,只垂眸轻轻摇了摇头,道:“早就不疼了。”

  白友正轻叹一声,道:“都是我不好,连累你替我受罚。”

  陶清道:“我受罚总好过你受罚啊……”

  话音刚落,见白友正微微一怔,陶清脸颊越发红得如苹果一般,连忙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要是让武昭仪知道是你所为,一定以为是皇上指使你这么做的,恐怕心里对皇上更加冷漠了。”

  白友正轻叹一声道:“可即便如此。今日武昭仪连你都责罚,可见虽然事成,但她心里仍是不情愿的……”

  陶清忽似想到了什么,向白友正问道:“皇上可知道此事了?”

  白友正斜睨陶清一眼,怏怏说道:“我一向跟在皇上身边,形影不离。如今我是听说你被武昭仪责罚来看你,那你说皇上能不知道吗?”

  陶清垂眸,便不说话。

  白友正道:“不过你放心,我会跟皇上坦白一切,不会连累你的。”

  陶清忙望着白友正,轻轻摇头,尚未来得及说话,便听白友正说道:“你放心吧。好歹我从小跟在皇上身边,大不了也就挨皇上几十个板子!”

  陶清摆手道:“你这是何必呢?反正我已经跟武昭仪认了。若你再去向皇上认罪,那武昭仪岂不也就知道了?更何况,武昭仪已经体罚了我,想必皇上看在武昭仪的份上,也既往不咎了吧。既然皇上都不打算再提此事,你又何必自己跑出认罪呢?”

  “但是要你替我背这个黑锅,我心里……”

  不待白友正说完,陶清已将他打断,道:“可我看到你下药也没出声,那么究竟是你还是我,何必还要分得这么清楚呢?”

  白友正听完陶清的话,只觉心尖一酥。

  陶清这才察觉自己失言,不禁脸越发红到了脖子上。

  白友正抿唇微笑道:“是呢。其实是你还是我,何必要分得这么清楚呢?”

  陶清不禁心跳加快,垂眸娇羞不语。

  白友正见陶清两颊粉红如桃花,眉梢眼底皆是柔情,不禁看得心儿痴醉。

  陶清见他只是望着自己傻傻笑着,便娇羞道:“你该走了。”

  白友正心中虽有些不舍,但想来自己也该去伺候皇上了,恐皇上到处遣人到处寻他。于是呆呆地点了点头,道:“那我改日再来看你。”

  陶清红着脸,佯嗔道:“你糊涂啦?我不过是脚受了一点轻伤,哪里就有这么严重?又不是卧床不起,明日也就能到处乱跑。你陪皇上来未央宫,自然也就见着了。哪里还用专程来呢?”

  白友正点头微笑道:“是是是……”

  “快走吧。”陶清蹙眉佯嗔道,“你若再呆久些,或专程来看我,可叫旁人怎么传呢?”

  白友正明白陶清这话的意思,心里却甚是欢喜,小鸡啄米般点头答应着,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回到太极宫甘露殿,只见李治端坐在一张白玉石桌上,似是漫不经心地煮着茶。

  白友正眸光一缩,不敢上前打扰,唯恐惊动了李治,便悄悄立在一旁,不作声。

  忽听李治出声,漫不经心地问道:“回来了?”

  白友正一个激灵,忙看向李治,见李治优雅地提起白色的小茶壶,目光只落在茶壶上,并不抬眸看白友正一眼,喜怒难辨。

  白友正便弱弱说道:“是,皇上。”

  李治放下茶壶,纤细修长的手指端起白玉茶杯,仔细端详着茶色,只是不语。

  过了片刻,白友正见李治只是不语,不禁忍不住问道:“皇上可要去未央宫坐坐?”

  李治眸光微闪,沉吟了片刻,才道:“既然如今她在气头上,朕去了,只会令她更加不快。倒是不见的好。”

  白友正见李治此时的神情,心中已猜出七八分来,于是双膝跪地,哽咽道:“奴才该死!奴才不该自作主张,在皇上和武昭仪的酒樽中下药……”

  李治这才看向白友正,神色冷声道:“不该做也做了。更何况,你也是为朕分忧。而且……那药是你下的,还是朕下的,还有什么分别吗?”

  白友正眸光微闪,心中明白李治这话的意思,不禁红了眼睛,哽咽道:“奴才对不起皇上。”

  “行了。起来吧。”李治剑眉轻蹙,只沉声说道了一声,仰头一口饮下杯中的清茶。

  忽听殿外传话的小太监扬声说道:“淑妃娘娘驾到!”

  白友正身子微微一颤,连忙退到一旁。

  只听有脚步声步进,李治扭头望去,只见萧淑妃抿唇微笑着踱步上前来,向李治行礼道:“臣妾参见皇上。”

  “免礼。”李治淡淡回道。

  “谢皇上。”萧淑妃微笑着起身,向李治走来。

  垂眸看了一眼桌上的茶具,萧淑妃微笑道:“皇上如此雅兴,在此煮茶呢?”

  李治明眸微闪,将眸中的失意沉没眼底,看向萧淑妃道:“朕忘了,你可是煮茶的高手。”

  萧淑妃垂眸微微一笑,含羞说道:“多谢皇上赞赏。”

  “你且过来,尝尝朕煮的茶味道如何。”李治说话间,将茶壶中的清茶倒了一杯给萧淑妃。

  萧淑妃喜出望外,忙双手捧过茶杯,垂眸喝了一口。

  “嗯……茶香清甜,汤色清澈,好喝!”萧淑妃微笑着道。

  看着萧淑妃如此迎合,李治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在这后宫,又有哪一个妃嫔不是努力迎合他,讨他的欢心?

  除了武照之外……

  萧淑妃见李治忽然出神,眼眸微微一转便知道他定是又在想武照了,当即心中不悦。

  萧淑妃脸色微沉,翕张着嘴巴正要出声,忽听殿外响起太监的通传声:“皇后娘娘驾到!”

  这一声,将李治唤醒过来。

  循声望去,只见王皇后一袭精美华服,踱步进殿。

  “臣妾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皇后福身行礼道。

  “皇后免礼。”李治垂眸看向王皇后。

  “谢皇上。”王皇后微笑着起身。

  萧淑妃一脸不悦,斜睨向王皇后,阴阳怪气地道:“皇后娘娘可真会挑时候……”

  话才刚出口,萧淑妃旋即意识到自己失言,便不做声。

  李治听了萧淑妃的话,当即扭头看了萧淑妃一眼,明眸微微一闪,心中已明了了几分。

  王皇后却没注意李治如此细微的神情,眼神只落在萧淑妃的身上,冷哼一声,道:“彼此彼此。否则,本宫也不会在此与萧淑妃碰面了。”

  李治心中不禁有些烦躁,剑眉轻蹙起来,沉色问道:“不知皇后前来,是有何事?”

  王皇后见李治如此不耐的表情,当即面色刷白,不禁有些尴尬。

  萧淑妃心中却十分痛快,唇角扬起一抹讥诮的冷笑,只斜睨向王皇后,只看她如何出丑。

  王皇后心中有些委屈,不禁噘嘴撒娇道:“今晚是十六,臣妾想来见见皇上,难道……皇上也不许吗?”

  李治闻言,才想起昨晚本该是去王皇后的寝宫,心中不禁划过一丝愧疚,道:“朕不是这个意思……既然你来了,今晚便留在甘露殿,陪朕一起用晚膳吧。”

  “是,皇上!”王皇后急忙答应,得意地斜睨了萧淑妃一样,仿佛炫耀一般。

  萧淑妃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只得看向李治,委屈道:“皇上既然要与皇后用膳,那臣妾就不必留在这里了。臣妾先行告退!”

  李治眉心轻蹙,只得轻轻点了点头,不语。

  萧淑妃脸上越发难看了,便狠狠地瞪了王皇后一眼,怏怏地离开了。

  她原本以为,李治和武照心生芥蒂,便能趁虚而入,想不到还是让王皇后先钻了空子。

  心中越想越不是滋味,正要走出太极宫宫门,却见长孙无忌踱步急急进来。

  一见到萧淑妃,长孙无忌便拱手行了一礼:“老臣见过淑妃娘娘。”

  “长孙大人走得如此着急,可是出了什么大事?”萧淑妃好奇问道。

  只见长孙无忌神色凝重,只问道:“淑妃娘娘可是刚见完皇上?”

  萧淑妃疑惑地点了点头,看向长孙无忌问道:“皇上正在寝殿内,欲和皇后娘娘用膳。”

  长孙无忌听完,连忙向萧淑妃拱了拱手,道:“老臣有要事向皇上禀告。先行告辞!”

  萧淑妃福身向长孙无忌道:“长孙大人请。”

  见长孙无忌走得如此匆忙,行色慌张,萧淑妃心中更加疑惑,暗道:“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何长孙大人如此着急?”

  长孙无忌急急踱上百步长阶梯,命寝殿外那传话的小太监进去禀告。

  一会儿,便见那小太监出来,恭敬鞠身道:“皇上有请长孙大人进殿。”

  长孙无忌长腿疾迈,踱步进殿,便向李治行了一礼,恭敬说道:“老臣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

  此时酒菜已经摆好,李治和王皇后正入席准备用膳。

  见长孙无忌神色慌张,李治便放下手中的筷子,问道:“舅舅此时求见朕,不知有何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