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回宫
作者:寒青梧      更新:2022-05-24 08:34      字数:4630
  “杨煦的事,你可都知道了?”李治欲言又止,终究是问出了口。

  只是他此话一出,却令努力维持着表面平静的武照再也无法淡定。

  她颓然地望着他,身体不由得轻轻颤抖,尽量控制着声音和溢满眼眶的泪水,道:“所以,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李治将她眼底的难过收入眸底,答非所问,“朕记得你曾经说过,倘若他死了,你会恨朕一辈子。”

  武照彻底失控了,转身垂眸抹泪,哽咽道:“既然你明知如此,为什么还要来感业寺?为什么还要答应贵妃的条件,接我回宫?”

  李治眉头轻蹙,绕到武照面前,伸臂捧起她的双臂,垂眸深深地望着她。

  见她此刻梨花带雨的模样,李治心痛不已,尤其知道她此刻的眼泪,是为了其他的男人……

  “照儿……朕说过,今生今世,朕只想你留在朕的身边。哪怕,被你记恨一辈子。”

  李治的声音轻柔,说话间,他伸臂轻轻将武照揽入怀中。

  武照并没有挣扎,只是直径倒在他的怀中,靠着他柔软而温暖的胸膛哭泣,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襟……

  痛痛快快地啼哭后,武照才从李治怀中起来,望着他沉静的脸,冷声问道:“你还没有回答我,究竟杨煦为什么会死?”

  李治明眸微闪,避开武照的目光,只微电脑:“倘若是我杀了他,你会否杀了我,替杨煦报仇?”

  武照怔了一怔。

  可她终究不认为是李治命人杀了杨煦,“你究竟想替什么人掩饰?”

  “朕没有想要替任何人掩饰?朕只是希望照儿你能够放下仇恨,心甘情愿留在朕的身边。”

  李治的言语真诚,只是武照哪里能听得进去?

  她拂袖转过身去,避开杨煦的目光,问道:“如果我一定要替杨煦报仇呢?”

  李治轻叹一声,无奈地道:“朕知道,你终究是忘了不他。你答应回宫,无非也是想要查出杨煦的死因吧?”

  武照这才回转过身,抬眸望着李治,道:“既然你不肯告诉我杨煦的死因,那我唯有自己去查了。当然,你可以不用带我回宫,毕竟,你没有义务这么做。”

  “是不是今生今世,就算杨煦死了,你都要为他而活?”李治痛心地皱起眉头。

  武照美眸微闪,望着李治,却终究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你好好休息吧。朕明日便要回宫了。回宫后,朕会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再接你回宫。只是,你回宫之后,究竟想要过怎么样的生活,全由你自己决定。”

  说罢,李治踱步便走。

  武照忍不住出声问道:“你为什么要帮我?”

  李治闻声止步,却不回头,只道:“或许我跟你一样,都有些傻,也都有一些执着……”

  武照心中微震,看着李治在月下远处的背影,翕张的双唇想要开口说些什么,但终究什么一句话也没有说出口。

  大概是李治和王氏临走之前,打点过的缘故,明嗔等人倒没有再可以的刁难武照,反而主动殷勤地教武照一些佛理。

  就算每日闲了,明嗔等人也不会让武照做一点重活。

  权势,就是这么的好!

  武照心中不禁摇头冷笑。

  都道出家人是四大皆空,可她看来,但凡是吃五谷杂粮的生物,都没有四大皆空的道理……

  如武照所愿,李治不顾长孙无忌等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要迎武照回宫。

  武照终究是不清楚,李治究竟和王氏用了怎样的方法,才使得长孙无忌不再反对让她进宫。

  只是那日,当宫里的车马来接武照时,感业寺众人那无比羡慕和诧异的目光,是武照终身难忘的……

  陶清和缪巧,奉旨前来替武照梳洗更衣。

  时隔一年,陶清仍是从前的样子,只是缪巧显得比以前更加成熟稳重得多。

  “才人,你这一年来受苦了。”陶清看着这简陋的屋子,不禁替武照伤心。

  武照轻轻捧起陶清的手,摇了摇头,微笑道:“不过都已经过去了。不是吗?”

  缪巧柔声说道:“让奴婢和陶清姑姑,伺候才人沐浴更衣吧?”

  在二人说话之间,只见有明嗔带头的一群尼姑们,已经将房间垓心的大木桶中注入了大半桶水。

  水面上漂浮着各色花瓣,热气氤氲在空气中,掺杂着阵阵芳香……

  武照目光幽幽落在明嗔的身上,唇角扬起一抹冷笑,“真是辛苦了明嗔师父,要你来服侍我。”

  明嗔身形微颤,连忙垂眸道:“武昭仪言重了!武昭仪深得皇上宠爱,为皇上和大唐在本寺修行祈福,功德无量。贫尼不过是为武昭仪略尽绵力。应该的,应该的……”

  武照唇角兀自扬起一抹冷笑,只是眼神却冷厉得如同一把尖刀。

  如今李治亲自下旨,赐封她为昭仪。而明嗔口中的什么为大唐和皇上祈福,也不过是李治搪塞众人的借口。

  如此掩耳盗铃的说法,自古以来比比皆是。为的,不过是让当事人和周围的人,面子上有些光彩罢了。

  心神稍拢,武照仍浅浅笑着,道:“明嗔师父辛苦了。你们且都下去吧。这里有陶清和缪巧伺候,就够了。”

  明嗔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连忙垂眸答应着,领着其他人退出了房间。

  武照美眸幽冷,却不动声色。

  虽然明嗔等人之前的确对她有过打压,但想来也不过是因为有人授意,更何况,王皇后打点过之后,明嗔等人也收敛了不少。

  如今她只想尽快找出杀害杨煦的凶手,至于其他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吧!

  当武照一袭华服,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宛如一个仙子从天而降!

  在感业寺众人的目光之中,武照终于踏上了回宫的马车。

  得得得马蹄声再次响起,每一下都仿佛是踏在武照心头一般。

  掀开车帘,只见一个人在丛林中追着马车奔跑。

  武照看清,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冯小宝!

  “停车!”武照扬声说道。

  踏下马车,陶清搀着武照,一直走到路边。

  众人皆有些诧异地看着武照,只见武照扬声道:“我此次进宫,这里怕是再也不会再来了!就此永别吧!”

  一干行人,只觉武照这话实在费解。

  缪巧眸光微闪,却见灌木丛人似乎有人影飞奔而去。她有些惊诧,目光再落在武照身上的时候,却见武照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转身便已上马车。

  “走吧!”

  武照淡淡说着,马车再此缓缓而行。

  然而,武照再没有发现,在不远处的小山坡上,冯小宝望着马队的方向,眸中溢满了不舍与难过……

  回到宫里,武照住进了未央宫。

  未央宫的一切,都是李治按照武照的喜好布置。

  “皇上知道昭仪娘娘喜欢海棠,便将整个皇宫的海棠都种在了未央宫,昭仪娘娘可喜欢吗?”缪巧欢喜问道。

  武照抿唇轻轻一笑,却不回答。

  伸手轻轻抚摸一朵鲜艳的海棠,武照眸光闪闪仿佛若有所思。

  沉思片刻,武照才向陶清吩咐:“更衣梳洗,我困了。”

  说罢,直径转身进屋。

  陶清眸中划过一抹诧异,连忙追上武照,问道:“才人这就要休息了吗?倘若皇上今晚要来……”

  “方才我说得还不够清楚吗?”武照冷声将陶清打断。

  陶清只得怔怔地垂眸点头应了一声,便吩咐小宫婢们去打热水来。

  一时间武照梳洗毕,便躺去床榻。

  众宫人心中皆有些诧异奇怪,但都只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开口询问半句。

  陶清轻叹一声,便挥手示意宫人们散去,独留下自己和缪巧二人,在寝殿内守夜。

  不知不觉,一轮玄月悄然爬上了树梢。

  “皇上驾到!”

  白友正的通传声,犹如一道西风划过夜空。

  武照美眸不禁睁开了一眼,却仍是一动不动,旋即旧闭目假寐。

  陶清和缪巧见状,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你推推我,我推推你,可谁也不敢出声请武照起身。

  于是,两人只得轻轻推开殿门,迎了出去:“奴婢参见皇上。”

  “武昭仪呢?”李治目光从她二人头顶掠过,落在里屋。

  可略等了片刻,仍旧不见武照的身影出现。

  李治心中了然,不禁摇头苦涩一笑。

  陶清只得弱弱说道:“武昭仪一路奔波,想必是累了,已经睡下了。”

  李治不以为意,只道:“行了。朕知道了。你们都下去。”

  陶清和缪巧面面相觑,只得应声告退。

  武照兀自躺在床上,听着屋外的一切动静。

  听到李治的脚步声步进屋来,她不由得心中一紧。

  随着房门关上的声音,武照不由得将眼睛逼得更紧了,藏在被窝里的双手紧了紧了,手心里冷汗涔涔……

  “你放心,朕只是今晚想看着你入眠。你睡你的,朕就睡外屋,不会吵你。”

  说罢,也不管武照愿不愿意,李治便躺在了陶清和缪巧已经在美人榻上铺好的床褥上。

  “你这又是何苦呢?”武照美眸微闪,忍不住出声。

  李治苦涩一笑,道:“就当,是为不能救出杨煦而恕罪吧。”

  武照眸色微冷,翻身坐起,看向李治,冷冷问道:“若你真想恕罪,就该告诉我,杨煦究竟是如何死的?”

  “若朕说出真相,就算是替杨煦的死恕罪了。”

  李治被武照的话激怒的,冷声问道:“是不是你一定要知道杨煦是怎么死的?”

  “是!”武照不假思索地道,语气前所未有的冷静和肯定。

  “好,朕告诉你……当初朕的确打算放杨煦离开,可等朕下命之时,杨煦已经死于狱中。”

  “已经?”武照蹙眉,“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朕真的不知道是谁杀了杨煦,只是太医诊断,杨煦乃是中毒而死。”

  听完李治的话,武照整个脸色都变得惨白。

  半晌,她才回过神来,喃喃说道:“你以为你这么说,我就会相信你的话吗?杨煦是用毒高手,他怎么可能服毒而死?如果他知道饭菜是有毒的话,他一定不会吃。”

  “我知道,我这么说,你一定以为我是想要推卸责任。但事实确实如此。”

  “那为什么之前在感业寺的时候你不说?现在却突然告诉我这些?”武照愤愤地看向李治。

  “因为之前朕倘若说出事实,你未必会相信,而且更不会跟我回宫。虽然朕这么做有些自私,但朕也的确想要替查出杨煦的真正死因。好对你有所交代。”

  “那你查到了什么?”武照半信半疑地问。

  李治轻轻摇头,脸上不禁浮出几分尴尬。

  武照对李治的话半信半疑,当下见他如此,便也不再多言,翻身倒头便睡。

  李治轻叹一声,终究无可奈何,说道:“若是萧淑妃和王皇后其中一人所为,你打算如何?”

  武照心头一紧,翻身看向李治,目光幽冷地道:“我必杀了她二人!”

  ……

  翌日。

  李治一如往常一般,由白友正伺候他更衣梳洗,便早朝去了。

  武照也已梳洗更衣,正坐在餐桌前用膳。

  缪巧忽然来报:“启禀武昭仪,暴室遣人送来了新染的布匹,供武昭仪挑选。说是皇上的吩咐,武昭仪喜欢的便留下,命人送去尚宫局做衣裳。”

  “全都送来了么?”陶清立在一旁,忍不住惊诧地问。

  缪巧喜不胜收,含笑点头道:“是呢。奴婢看着,只是每一种花色,都是上百种呢。直看得人眼花缭乱的。昭仪娘娘快去看看吧!”

  武照冷眸微闪,起身说道:“我也懒得看了,你们看看你们有什么喜欢的,便让她们送去尚宫局吧!”

  陶清和缪巧相互对视一眼,皆有些惊诧和为难,却都不敢从命。

  陶清忙追上武照,劝道:“这可是皇上的一番心意,娘娘不可辜负啊。”

  “我都说了,要你们帮我选。是不是以后我说什么话,都要向你们两个再重复一遍?”武照声音幽冷,含着几分不悦和不耐。

  陶清和缪巧将武照已沉下脸来,便不敢再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