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逃脱命运的桎梏
作者:寒青梧      更新:2022-05-24 08:34      字数:4585
  李治册封为皇太子后,迁住东宫,每日便来甘露殿侍疾,并学习料理国事。

  甘露殿一切如初,只是少了一道倩影,令李治不禁心生挂念……

  这日,李治批阅完奏折,便已到了午膳时间。

  李世民便柔声吩咐道:“我们两父子许久没有一起用膳了。雉奴,你留下与朕一起。”

  “是,父皇。”李治垂眸,恭敬答应。

  旋即,夏东星便领着宫人前来搭了矮几和蒲团,为李治摆放午膳。

  只因李世民尚未康复,太医所开的药有很多需要忌口的食物,因此只能用一些简单的清粥。

  李治见了,便不入席,执意要先亲自喂李世民吃过才罢。

  李世民倍感安慰,轻笑道:“既然雉奴你有如此孝心,朕依你便是。”

  夏东星听罢,便将手中捧着的白玉碗转交到李治手中。

  李治接过碗,坐在病榻旁的圆凳上,一口一口认真地喂李治服用。

  见李世民眼眸中闪动着愉悦的光芒,李治这才开口似是无意地问道:“舅舅之前审理四皇兄的案子,一并揪出了其朝中党羽,原来李淳风也在其中。”

  说道这里,李治直直地看着李世民,想看看他究竟是何反应。

  然而等了许久,仍不见李世民说话,于是李治又接着道:“市井流传的谣言纯粹子虚乌有,更何况,自古以来,哪有女子做皇帝的?儿臣以为,父皇乃是千古明君,绝不会因为这些流言蜚语而冤枉了任何一个无辜的人。”

  李世民面色微冷,看向李治问道:“你所指的‘无辜的人’是谁?”

  李治眸中划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惊慌,轻笑说道:“自然是所有姓武的女子。”

  “也包括武媚在内?”李世民沉声接口说道,神色看起来喜怒难辨。

  李治明亮的眸子微微一闪,只道:“这几日儿臣看了媚才人撰写的‘教才书’,觉得颇有些意思。”

  “嗯。”李世民沉声出了口气,似是在思考又像是有些沉闷。

  李治见了,便不再言语。

  一时间喂李世民用完午膳,李治才退到一旁自行用膳。

  顿时,整个寝殿内鸦雀无声,就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落针可闻。

  一时待李治用完膳,李世民似想了很久才道:“如今你已是皇太子,身旁只有太子妃一人伺候也着实不像样子,改日朕再命人多挑几个侧妃给你,尽快为我们李氏开枝散叶。”

  李治微垂的明眸不禁晦暗了一下,抬起眼睑时,温润的脸上仍是波澜不惊,起身拱手说道:“是,父皇。”

  言语态度,恭顺至极。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似有些倦怠了,于是缓缓躺下,闭目养神。

  李治如玉般的俊颜,这才流露出一丝无可奈何。

  身在帝王家,半点不由人……

  月夜如钩。

  武照睡梦中,觉得仿佛有人在她额头上落下一吻。

  她悠悠醒转,迷迷糊糊之中,竟见到一个人立在床榻前!

  武照唬得一惊,险些惊叫出声,却被那人一手捂住了口鼻。

  定睛一瞧,竟又是杨煦。

  杨煦见武照看清了自己,且又恢复了平静,这才缓缓松开了手。

  “你怎么来了?”武照诧异,低低问道。

  “我想见你,便来了。”杨煦深深地凝视着她,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内心的感情。

  武照不禁面色微微一红,看着他佯装恼怒地说道:“不是有人吃醋,想要借刀杀人,除掉晋王……哦,不对,他现在已经是皇太子了。”

  杨煦始终看着武照,似笑非笑。

  耐心听武照说完,杨煦才扬起嘴角笑道:“倘若我真要借刀杀人除掉李治的话,你以为他还能活着当这个皇太子吗?”

  武照终是绷不住笑了,但只是一瞬,她便又闭紧了嘴巴,斜睨向杨煦嗔道:“是啊,我也很好奇,你为什么会救李治?”

  “因为我相信你之前的话?”杨煦低低说道。

  武照微微一愣,有些疑惑地望着他:“嗯?”

  “你之前不是跟我说,你是从一千多年后穿越而来的吗?我信你。”

  武照听完杨煦的话,心中自然欢喜不已,只是忍着笑向他问道:“你不是之前说种事很荒诞吗?怎么现在又信我了?”

  “的确很荒诞,不过想来你言行怪异,的确是与常人不同。而且,我相信自己耳的直觉,你是绝对不会编出这么一个谎话来骗我的。”

  武照终于欢喜地笑了,道:“算你聪明。”

  见杨煦望着自己似笑非笑,深情款款的注视下,武照心如鹿撞,垂眸闻声说道:“那……你是有所决定了吗?”

  杨煦冷眸微闪,道:“如果历史是不可改变的,那我何必逆天而行?更何况,如今我更想跟你厮守在一起。”

  武照听完杨煦的话,却不禁一愣。

  是啊,倘若历史是不可改变的,那她和杨煦又怎么可能厮守在一起呢?

  逆天而行,到最后会落得怎样的下场?

  杨煦见她想得出神,不禁伸手将她揽入怀中。

  “照儿,我决定了,带你远走高飞。”

  听完杨煦如此真诚的话,武照心中既欢喜却又忐忑。

  天知道,她是多么想跟他厮守,远走高飞,可……

  “你说,历史真的是不可改变的吗?”武照轻轻贴在他的胸膛,喃喃出声。

  杨煦微愣,垂眸看向武照,只见她小脸苍白。

  杨煦惊诧,低低问道:“你怎么了?”

  武照鼻尖不禁一酸,轻轻摇头,却发不出一丝声音来。

  杨煦垂眸看向武照,心中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不禁问道:“照儿,你既是从一千多年后而来,那你一定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武照听了杨煦的话,眼泪禁不住掉了下来,只是她唯恐被杨煦发现,忙垂下头拭泪。

  尽管如此,仍是逃不过杨煦敏锐的目光。

  他抬手轻轻托起武照的下巴,温柔拂去她脸上的泪痕,蹙眉问道:“怎么了?”

  武照直径扑向他怀里,双臂轻轻环上他的腰杆,贴在他温暖的胸膛,哽咽道:“我们走,好不好?离开这个地方,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们的地方,重新生活。”

  杨煦冷眸划过一抹不安和疑虑,只轻轻点头,把武照搂得更紧了。

  正想着如何才能顺利带着武照逃离皇宫,忽听武照开口道:“再过不久,皇上便会驾崩,由晋王李治登基称帝。而我,会奉旨前往感业寺出家。那是我们唯一可以在一起的机会……”

  杨煦睖睁,听武照讲完本想再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半晌才出声道:“到时,我一定去感业寺找你。”

  “嗯!”武照轻轻点头,闭上眼睛,任由眼泪打湿了杨煦的衣襟。

  此时,她已经分不出,她这是喜悦还是对历史抗衡的无奈。

  前路渺茫,那条与杨煦共同要走的路,不知道能否逃得过命运的桎梏?

  翌日。

  武照见春光明媚,于是和陶清一起去御花园走走,晒晒太阳。

  陶清见武照似乎心情不错,不语微笑道:“才人近日不用去甘露殿侍疾,正要休息,散散心呢。”

  武照轻轻一笑,正要回头跟陶清说话,忽听到远处花丛中似有人在说话。

  武媚美眸微闪,一时忍不住好奇,便抬头穿过茂密花丛看过去。

  只见韩宫娥领着两名手捧锦缎的小宫婢,恭敬垂眸,立在两名身着华服的貌美女子面前。

  那两名女子,武照认识其中一人,便是如今李治的太子妃、将来的王皇后。

  至于另外一位,只见她身着樱花粉裙缎,堕马髻上佩戴着鎏金嵌白珍珠,瓜子脸,高鼻梁,樱桃小口,丹凤眼,颇有几分秀丽可人之态。

  此时王氏懒懒说道:“既然是要送去尚宫局给本宫做衣裳的,那本宫就算现在先挑选挑选倒也无妨。”

  韩宫娥垂眸,低低应道:“是。”

  只见王氏懒懒地抬起手指,在那两叠锦布上挑来选去,半天却不下决定。

  旁边那名粉色裙衫的女子斜睨向王氏,神色有些不快与不悦。

  见王氏挑起一块素白色绣粉色牡丹的锦缎,粉衫女子当即快步上前,抢夺在手中,斜睨向王氏,淡淡轻笑道:“姐姐肌肤白皙,若是再用白色锦缎的话,恐怕消耗再多的胭脂也没有半点颜色了。倒不如,割爱让给妹妹吧?”

  王氏眸中划过一抹不快,斜睨向那粉衣女子,正色说道:“萧妹妹大概是忘了,这牡丹可是国花。小小良娣,岂配得上用此花作锦?”

  萧氏听了王氏的话,却不恼,唇角兀自扬着一抹淡淡的轻笑,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用牡丹做锦,还是以芍药装饰,也不是姐姐说了算。”

  王氏显然没萧氏的话激怒了,当即沉下脸色来,怒道:“本宫乃皇太子妃,日后当然母仪天下。不过是小人得志,有什么可得意的!”

  萧氏仍是淡淡笑着,仿佛当王氏的话犹如空气一般,既没有被她的所恼,又没有要再继续分辩的意思,只懒懒地白了她一眼,眉眼之下暴露的野心,耐人寻味。

  武照看在眼里,不由得心中一沉,暗暗想道:“这两个人应该就是王皇后和萧淑妃,历史上武则天最大的‘劲敌’……”

  想来自己打算感业寺出家后,便再也不会皇宫,所以不跟这两个人有任何瓜葛和牵扯,无疑是最好的。

  想到这里,武照转身便要走。

  谁知刚一转身,却听到王氏唤道:“是媚才人吗?”

  武照一僵,唯有挤着笑转过身来,从旁边的一条石径小道走上前去。

  萧氏目光落在武照的脸上,探寻的目光带着几分审视。

  武照与她二人相互行礼,打过照面,只见王氏浅笑盈盈道:“相请不如偶遇,本宫自搬入宫中,早就想到媚才人的临照殿坐坐,只是因要料理东宫事务,一直无暇分身。难得今日媚才人也在御花园,不如一起走走吧。”

  武照虽不愿一起,但见王氏盛情难却,只得轻轻点头。

  王氏这才看向韩宫娥,淡淡吩咐道:“你且把这些都送去尚宫局吧。”

  韩宫娥颔首应了一声,便目送武照和王氏萧氏等人款款而去,眸光微闪,神色意味深长……

  春日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有说不出的舒服。

  只是武照与王氏和萧氏同行,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别扭。

  正想着找个什么借口离开,便听到王氏轻笑说道:“本宫当初还是晋王妃之时,便时常听皇太子对媚才人称赞不绝。”

  萧氏心中还一直诧异,不知王氏和武照究竟何时相熟,乍听王氏的话,萧氏疑惑之余又不免有些惊诧,暗暗揣度王氏这话的意思。

  武照之前与王氏已见过一面,当时便揣测王氏对她的敌意是源自于李治,可今日王氏的“友好”更是让武照印证了这一点……

  回过神来,武照轻轻一笑,道:“其实我和皇太子也不是很熟,皇太子是对我谬赞了。”

  王氏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忽见远处一道熟悉的身影,连忙扬声唤道:“殿下!”

  其他人顺着王氏的目光望去,正瞧见李治往这御花园经过。

  原本这御花园花草树木繁多,石径纵横交错,李治并未发现她们这边。

  忽听到王氏的声音,李治本能地皱眉,不耐地将目光看过来,忽见到武照,李治顿时眼睛一亮,脸上的一抹不快当即被愉悦和惊喜取代,踱步朝这边走来。

  武照一愣,本能地竟想要逃,只是还不等她向王氏和萧氏开口,李治已走到面前。

  萧氏早已满脸堆积着笑,上前一把缠上李治的臂弯,撒娇道:“殿下这是从哪儿来?又要上哪儿去呀?”

  然而李治目光自始至终却落在武照的脸上,只推开萧氏缠上的双手,轻柔向武照问道:“原来媚才人也在这儿?”

  萧氏一愣,顿时心中不快,恨恨地斜瞪向武照。

  王氏却甚是欢愉,唇角上扬起一抹弧度,心中了然……

  武照不敢对视李治炙热的目光,只微微垂眸,淡淡回道:“今天天气好,所以出来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