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回:荆焰回国(②)
作者:随着梦想奔跑      更新:2022-05-21 16:59      字数:2682
  周赧王三年(前312年)春季,密探快马加鞭,抵达咸阳,把楚国坐探的最新消息,交给赢驷。

  秦惠王看后大怒,好你个屈原,居然敢挑拨芈槐,联合魏齐,攻打秦国,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随即,赢驷让老内侍,把樗里疾等人叫到书房,与尔等交谈多时。

  “王上,屈原有这个想法,这表明什么呢?”樗里疾看完书信以后,看着秦惠王反问。

  “你是说,屈原变法,取得了圆满成功?有实力跟我们分庭抗礼啦?”秦惠王不是傻子,一点就透。

  “王上圣明。”樗里疾奉送一记马屁。

  “那,你们就说说自己的想法吧?”赢驷非常受用。

  “据黑冰台禀报,有人打算刺杀郑袖。这里面,有没有屈原的影子呢?”司马错反问。

  “没听明白。”魏章摇头。

  “嘿嘿。上将军能不能说明白点?”宝业反问。

  “我的意思是,既然屈原有这个想法,我们不如来个离间计。让荆焰去楚国,把郑袖干掉,栽赃屈原。”司马错笑着说。

  “这么做?不地道罢!”宝业沉思片刻。

  “你还知道不地道?!”张仪白宝业一眼。

  “丞相大人,你那话是什么意思?”宝业大怒,明知故问。

  “什么意思?自己心里明白!”樗里疾也不冷不热的回一句。

  赢驷看着他们,一句话也不说。

  这样的情景,是秦惠文王最想看到的,原因很简单,臣子之间有斗争,他的王位就越牢固。

  “我问心无愧,随便尔等……”

  “好啦。什么都别说了。荆焰触犯国法,证据确凿,孤王没有杀了他,就是念他对国家有贡献。现在,讨论的是楚国,别个人攻击。”赢驷打断宝业。

  樗里疾、魏章、司马错点头不语,秦惠王不听别人的劝告,把荆焰软禁在府中,不准离开郡马府。

  另外,俸禄减半。

  得知消息以后,赢华入宫,跟秦惠王拍了桌子;但是,依然打不动赢驷,气得美女直跺脚。

  接下来,就是惠文后、韩雯、芈月,她们的求情,不但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反而,让赢驷更加震怒了,某天子时,让护城军秘密的闯入郡马府,把荆焰带走了,就连梅姑等人,都不知道他的关押地点。

  因为,尔等也不能离开郡马府,也不能互相走动。

  赢驷怀疑荆焰与韩雯有关系,就是拿不出确凿的证据,这次、宝业弹劾荆焰,秦惠王可找到机会啦。

  但是,荆焰对秦国有功,受到军民的拥戴。

  要是强行逮捕,就会惹来众怒,人家会骂秦惠王只能共患难,却不能共富贵,还会落个诛杀功臣的骂名。

  不这么做,解不开心里的疙瘩,再说了、宝业等人,也不会善罢甘休。

  近几年,荆焰在武林的地位,比他这个诸侯王还出名,一提到秦国,就会忽略他这个掌权者,张口闭口都是荆焰。

  每个人,都有不平衡的时候;所以说,就算没有宝业等人的奏章,赢驷也会想办法压压荆焰。

  不为别的,就是告诉武林人士,你们最尊重的荆焰,永远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荆焰早就想到今天了,所以说、他什么都不在乎。

  韩雯气呼呼的,就是不理秦惠王,这更让赢驷震怒;此时,他不再怀疑自己的猜测,而是定了形。

  荆焰与韩雯真的有问题,不能整死荆焰,他寝食不安,自从荆焰归秦,赢驷心里就没踏实过。

  商鞅的死,虽然不是自己亲手造成的,也是自己下令车裂的。

  杀父之仇,再大方的人,也不会轻易地…总之来说…秦惠王对荆焰,就是不怎么放心。

  这次,借此机会,出手打压一下荆焰,又不会缺胳膊少腿,秦惠王能放弃吗?

  他这么一整,牵动着很多人的心,不管是荆焰的亲人,整个武林都传遍啦。

  名人,就是那么潮,他的生活起居,都有狗仔队的跟踪报道。

  “哼,你们都为荆焰求情,我非得把他关起来。”这是赢驷的心声。

  接下来,他们又研讨多时,最后达成共识。

  …

  …

  楚国,屈原府邸。

  “屈子,荆焰被押?赢驷自毁前途!”春申君黄歇说。

  “不不。这里面,有很多文章。”屈原赶忙摆手。

  “屈子,你是说,赢驷关押荆焰,就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黄歇沉思片刻。

  “嗯。我就是这个意思。”屈原走到地图旁边,“秦国,拿不下你,我就不是屈原。”

  “屈子,王上到现在都没给我们答案。”黄歇有点担心。

  “只要时晋等人……”

  “想取得他们的支持,比登天都难。”听完屈原的话,黄歇赶忙说。

  “嗯。为了他们的以后,尔等绝不会袖手旁观。”屈原转过身子。

  两日之后,芈槐举行朝会,当场选出大将军,让其率领大军十二万,与魏齐联军取得联系,直接攻打函谷关。

  谁知道,在这关键时刻,齐魏联军掉链子,把楚军孤立了。

  原因很简单,身居齐魏边境的宋鲁联军,又开始兴风作浪了,他们不得不撤回,

  楚国特使大怒,不管他们怎么努力,田辟疆和魏嗣,就是不出兵。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芈槐让黄歇、屈原,暂且驻扎在丹阳。

  由此,拉开秦楚的丹阳大战。

  …

  …

  周赧王三年春天,秦、楚两国的军队,在丹阳拉开阵势,屈原和春申君亲自指挥,与秦军打个精彩绝伦。

  数日后,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屈原黄歇借着大乱之时,逃出丹阳。

  那些列侯、执圭等七十多名官员被俘。

  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郡,楚王又征发国内的全部兵力,援助屈原和黄歇,再次袭击秦国。

  司马错、白山等人奉命,与楚军战于蓝田。

  双方将士,打得天昏地暗,连续十几次,楚军就是拿不下蓝田大营。

  最后,秦国的援军,从两翼冲杀而来,楚军再次大败。

  屈原、黄歇带着残兵败将,后撤数十里,这才安下营盘。

  齐、韩、魏等国,看到楚国的危困,也向南袭击而来,五国将士,直达邓城(河南孟州市境内)。

  楚怀王听说以后,勃然大怒,急火攻心,晕倒在地,经过一番抢救,芈槐慢慢地睁开双眼。

  赶紧让时晋代笔,给屈原、黄歇写下撤军命令。

  随即,放进竹筒里,让信使揹上,快马加鞭,向屈原等人的住处奔去。

  在撤军命令,没有抵达当事人手里的时候,他们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

  刘远忠:

  我写的,不是单独的秦国,而是战国七雄。

  只不过,敝人采取的是武侠。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武侠梦,我也不例外。

  有可能,我们的观点不同。

  这是侠义小说,跟隋唐全传不同,我不会之乎者也。

  我觉得,历史是最神圣的,决不能胡编乱造,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