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阳谋
作者:凛冽残阳      更新:2022-05-18 02:40      字数:2475
  之后的一个多时辰内,王安又去了周边,其余几个有人居住的村庄。遗憾的是,另几个村庄的麦子,也都在昨夜被不明身份者收割走了。

  巳时末。

  兖州泰山郡,泰山区域深处。

  赤眉军大寨。

  “大首领,咱们真的要用那个计策么?这些麦子,足够咱们兄弟们吃好几个月了!而且,都是咱们兄弟们,趁着夜间,在那么黑的天色下,收割来的!”赤眉军右将军杨音,略微疑惑不解地说道。

  赤眉军大首领樊崇,沉思数息之后,说道:“还是依军师所言。军师说了,若是把咱们拥有这么多麦子的消息散播出去,肯定能聚集许多人马。那些与咱们原本一样的平民百姓,一定会来投奔咱们赤眉义军的。”

  没错,那些村庄在昨夜被收割走的那么多麦子,就是被赤眉军众人收割走的!他们趁着夜间,在漆黑的天色下,收割走了那些麦子!

  赤眉军左将军谢禄捋了捋胡须,平静地说道:“这些麦子可是极佳的资源啊!就要以此,去换取众多人马,从而聚集力量反攻官军,确实有些可惜。不过,有舍才有得啊。”

  赤眉军前将军徐宣,略微急躁地说道:“正好,咱们的伤都养的差不多了!正是要反攻官军的时候了!”

  而赤眉军中将军逄安,先是眯了眯眼,而后冷漠地掀了掀眼皮,沉默不语。

  其实这才过了一个月不到,赤眉军这四名将领的伤,并未完全好。徐宣只不过是逞强罢了。逄安对于这种行为,嗤之以鼻,但却没表露出来。

  樊崇又沉默了数息之后,高声说道:“派人去周边村庄,散播消息!就说我赤眉义军,粮食充足!”

  紧接着,赤眉军之中,负责散播消息的赤眉军兵士,立即出动了,前往周边村庄。他们要将赤眉军粮食充足的消息,散播到周边各村庄去。

  午时初。

  此刻,王安感觉很是无奈,因为奉高城附近那些有人居住的村庄,麦田里的麦子全部被不明身份者收割走了。

  农民交不出赋税,官府的官吏逼迫更甚......

  这些问题,王安想要解决,但却解决不了。因为,原本他就算持节,也无法免除赋税。若是擅自免除赋税,他可就犯下大罪了。

  因此,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官府的官吏,逼迫农民上交赋税,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官府的官吏令农民上交赋税,在这个时代,是天经地义的事。

  这种情况,已然上升为阶级矛盾了。比如官府与农民,完全是站在了对立面。而处于对立面的人群之间的矛盾,自古以来,就无法真正消除。

  如今的新朝,这种矛盾尤其尖锐。

  王安心中想道:“皇帝王莽,想要实现政通人和,于是推行了复古的改制。然而,他的改制,不但没有达到政通人和的目标,甚至还造成了相反的影响。”

  “皇帝王莽的种种改制,使得社会越来越动荡。人们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项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因此导致了天下各豪强和平民的不满。”

  “而他的改制,最重要的且我如今能接触到的,是这些......”

  “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企图用恢复井田制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问题。

  实行‘五均六管’,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管理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和征收山泽税。”

  “但后来,这些政策不但没有造成正面的效果,反而造成了严重的负面效果。因此,皇帝王莽先是在农业上,宣布恢复土地自由买卖;而后又在商业上,放任富商大贾搜刮平民百姓,形成危害更大的官商垄断性经营。”

  “由国营对盐铁等实行统管统制,早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再次实施自然不会有好结果,而由国家控制名山大泽,实际只是给主管官员增加了财源。最终,国家没有增加收入,百姓却加重了负担,正当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也受到打击。”

  “皇帝王莽因为自己的改制没有造成正面的效果,而后要么是废除改制恢复原样,要么是放任手下人大肆搜刮平民百姓......总之,皇帝王莽的改制,完全失败了。”

  “而这也导致了,如今这个时代,官府与平民百姓之间的矛盾,尤其尖锐。”

  想到这里,王安不禁轻叹一声。

  此刻,他坐在马车内,正在向着奉高城,疾驰而去。他决定先回城,再想办法。

  然而,之后会发生的那些事,此刻的他,却是没想到。

  午时末。

  一群负责散播消息的赤眉军兵士,来到了之前王安去过的一个村庄。他们确认官府负责收赋税的官吏,离开了这个村庄之后,才悄悄地进入了这个村庄。

  此刻,这个村庄内,平民百姓有些愁眉苦脸、有些怒气冲冲、甚至有些涕泪横流......他们都是因为麦田里的麦子,在昨夜被不明身份者收割走了,从而交不起赋税,所以才会如此。

  官府的官吏,逼迫太甚,可这些平民百姓能有什么办法?毕竟在这个时代,官府的官吏令农民上交赋税,是天经地义的事。

  而有些平民百姓,发现了进村的这些赤眉军。于是,他们立即警觉起来。

  “你们不是赤眉么?!怎么来了我们村!这里不欢迎你们!”村中的一名长老,见这些赤眉军兵士人数较少,立即如此说道。

  “你们放心,我们不会催收赋税的。相反,我们是来邀请你们加入我赤眉义军的。”一名赤眉军兵士,微笑着说道。

  “加入赤眉?!”村中的另一名长老,更为警觉了,高声反问道。

  “没错,如今我赤眉义军,粮食充足,可供五万人一月所需。而一月时间,已然足够。”另一名赤眉军兵士,也笑了笑,如此说道。

  “这是......这是造反!我们村的年轻人,不会跟你们去的!”村中的又一名长老,高声喝道。

  “如今,官府逼迫太甚,你们交不出赋税,还能怎样?恐怕过不了多久,你们全家老小,就要被官府充为苦力与奴婢了!”又一名赤眉军兵士开口说道,脸色却是极为严肃。

  这个村庄的那些年轻人,听到此话之后,聚拢了过来。他们之中,有人立即迅速地说道:“你们赤眉,当真是粮食充足?一月时间,你们又意欲何为?”

  “粮食充足之事,千真万确。至于其它事,若是你们加入我赤眉义军,上泰山之后,自会知晓。”赤眉军几名兵士,纷纷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