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天上江水,人间圣贤
作者:小白红了      更新:2022-05-16 01:13      字数:5020
  ……

  叶千秋一句今日只论当下,让李当心哈哈大笑起来。

  李当心道“好一个只论当下。”

  “世人就是想的太多,所以有些路走着走着就歪了。”

  下一刻,李当心的身形就出现在张家圣人面前,高高跃起,身体拧转,一记手刀劈下。

  大袖飘动,金刚怒目。

  张家圣人抬起手臂,伸出一根手指,微笑道“仁者乐山。”

  “佛也沉不住气吗?”

  李当心这蕴含万钧罡气的一刀就这么凝滞不前。

  张家圣人和李当心相对凝视。

  三个呼吸之后。

  李当心洒然一笑,直接大咧咧的往后退去,只听得他一边往后退,一边说道。

  “好嘛。”

  “独占儒家气运的儒圣果然不同凡响。”

  “我李和尚服了。”

  话音落下之时,李当心已经来到了徐凤年身旁,又做起了看客。

  徐凤年看到李当心去而复返。

  朝着李当心问道“这老头子很能打吧。”

  李当心微微颔首,道“蛰伏人间八百年,垄断了儒家九成以上的气运。”

  “能轻而易举的和他对阵之人,也唯有叶真人了。”

  这时,只见叶千秋身前的道字开始动弹。

  张家圣人身前“礼”字化为一条由溪水凝结而成的长龙。

  长龙横冲直撞,朝着叶千秋的胸膛撞击而去。

  长龙在道字面前一撞再撞,依旧破不开道字。

  不过,道字却是在顷刻间化为了一个阴阳八卦。

  长龙在片刻之后,被飞速旋转的阴阳八卦给吞入其中。

  “无极生太极、太极还无极。”

  “此为众妙之门,万物可吞。”

  这时,只听得叶千秋开口念道。

  张家圣人赞叹道“好手段。”

  “老朽活了八百年,还是头一次和道家大真人斗法。”

  “来来来,再战。”

  张家圣人兴头大起。

  脚下的步子又直接跨出,一股摧枯拉朽的气势在张家圣人的身上出现。

  张家圣人一掌而来。

  叶千秋身前的八卦消失,溪水散落,犹如雨滴。

  叶千秋同样探出一掌。

  八步之内,两人之间,闷雷阵阵,恰似沙场之上两支铁骑狭路相逢。

  此时,儒道两大圣人的浩然气象,方才在天地间彻底升腾起来。

  只见张家圣人轻轻一跺脚。

  世间寻常武夫尤其是外家拳宗师,都讲究寸劲透土杀蛇鼠,言下之意便是一脚跺地,藏于地下深处的蛇鼠也会被当场震死。

  可张家圣人这一脚却声势全无,反而只像是乡野老农在自家庄稼地里的一次随意踩踏。

  下一刻,张家圣人背后突然出现一尊泥塑雕像,高达数十丈,蔚然而坐,与大莲花峰山顶齐平!

  这尊手持书卷的泥塑塑像,早已经为世人所熟识!

  因为这尊泥塑的雕像,在张府祠堂,京城皇宫,夫子庙,学宫,书院,离阳版图之上,无处不见。

  只见张家圣人轻描淡写翻转手掌,朗声笑道“沧海桑田,如观掌纹!

  他背后的那座圣人泥像随之以书卷拍了下来。

  仿佛要将叶千秋给拍碎一般。

  叶千秋淡淡一笑,道“雕虫小技。”

  “也罢,随你耍上一耍。”

  哗!

  下一刻,叶千秋身后一道百丈法相骤然升起。

  和圣人泥像傲然对立。

  叶千秋的百丈法相,就是放大一百倍的自我面貌。

  只见叶千秋抬手,法相也抬手。

  叶千秋只手朝着天空之中一摘。

  “大江来!”

  随着叶千秋这一声落下。

  百丈法相也轰然抬手,顶天立地。

  片刻之后,一条磅礴浩荡的江水,从东南方向飞来。

  ……

  广陵道,广陵江前。

  占领了广陵江的大楚军士正在江畔练兵。

  一声声呼喊,动人心魄。

  就在这时,不知谁先喊了一句。

  “江水上天了!”

  下一刻。

  江畔的所有军士都朝着身后的广陵江看去。

  这一刹那,他们看到了这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一幕画面。

  只见那广陵江水直接如同一条水龙一般,直冲天际,破开云端远去。

  眼看着广陵江水的水位越来越低。

  而那条水龙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长,越来越长。

  ……

  “大江之水天上来!”

  叶千秋的百丈法相握住来自广陵江的水龙,奋力一甩。

  广陵江水瞬间环绕圣人泥塑。

  张家圣人凝结而出的圣人泥塑,瞬间就变成了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但张家圣人显然不会就此放弃。

  至圣先师的名头不是白叫的。

  只听得张家圣人淡然道“我心中有一番指玄心得,欲与天下人分晓。”

  “读书人读书,达则兼济天下,于庙堂指点江山,穷则独善其身,提笔翻书不忘初心。”

  下一刻,圣人泥像抬手,所指之处,不断出现大小如殿堂栋梁的雪白粗壮罡气。

  罡气落在叶千秋的百丈法相之上,无法伤及百丈法相分毫。

  眼看着水龙已经缠绕了圣人泥像大半。

  张家圣人依旧气势不减,圣人泥像更是安然无恙。

  但是接下来那一幕,让张家圣人始料未及。

  叶千秋的百丈法相再一手探出。

  “雷来!”

  哗!

  霎时间,滚滚阴云盘踞在了武当山上空。

  一道惊雷轰然朝着圣人泥像轰下。

  啪!

  尘埃四起。

  圣人泥像的头颅直接被炸碎,无头之身却依旧保持前倾姿势。

  被雷炸了这么一下子。

  张家圣人的本体也被牵连。

  只见他头顶的儒巾在瞬间消失,头上的发髻也披散开来。

  疼!

  张家圣人纵使修为不俗,依旧被这一道天雷给炸的头皮发麻。

  还没等张家圣人反应过来。

  来自万里之外的广陵江水龙已经将张家圣人的泥塑给完全包裹。

  圣人泥塑一寸寸皲裂。

  最后消散在了广陵江水之中。

  这时,只见张家圣人抬起手臂,悬空随手一抹,顿时出现三尺青罡气。

  张家圣人道“后人只知我之学问,却不知那负笈游学,儒衫仗剑,可是发轫于我。”

  张家圣人并没有因为泥塑的消失而有半分的退缩。

  他手中三尺剑罡雄浑无比。

  直接朝着叶千秋横刺而去。

  “读书至酣畅处,千秋兴亡也是一页翻过,小小天雷,算什么?”

  叶千秋呵呵一笑,负手朗声道。

  “高上神霄,去地百万。”

  “神霄之境,碧空为徒。”

  “不知碧空,是土所居。”

  “况此真土,无为无形。”

  “不有不无,万化之门。”

  “积云成霄,刚气所持。”

  “履之如绵,万钧可支。”

  “玉台千劫,宏楼八披。”

  “梵气所乘,虽高不巍。”

  “内有真土,神力固维。”

  “太一元精,世不能知。”

  叶千秋每念一句。

  天上云层便深一层,雷池就变大一分。

  张家圣人站在原地,一手持剑,一手蘸了蘸口水,做出一个翻书动作。

  叶千秋笑道“书中惊雷起。”

  “万物显人间。”

  “这一页书,你翻不过去。”

  下一刻,十几道惊雷轰然坠下。

  张家圣人让劈的七荤八素。

  好在叶千秋手下留情,并没有置张家圣人于死地的意思。

  张家圣人在人间蛰伏八百年,也为人间镇守了八百年。

  他的剑还从未失手过。

  可今日,在极具真意的雷霆之下,他的剑也难以再刺出。

  惊雷散去。

  张家圣人显得有些狼狈。

  不过,他手中之间未曾消失,只听得他淡然道“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你与王仙芝一战,我早有所耳闻。”

  “今日与你一战,受益匪浅。”

  这时,只见他闭上眼睛,呢喃道“文章讲究哀而不伤,沙场却说哀兵必胜,到底哪个才对?”

  张家圣人自问自答道“读书人写文章伤神,可真正呕心沥血能有几人?但是打仗是要死人的,不死人才是怪事。”

  张家圣人披头散发,因此根本看不清他的神色,不知道他是痛苦,悲伤,遗憾,释然,还是什么。

  种种情绪涌上了张家圣人的心头。

  苍凉,悲恸,欣喜,百感交集。

  镇守人间八百年,终于看到了有人无敌,可一改这天上人间的格局。

  张家圣人突然睁开眼睛,仰天大骂道“我辈读书人,自我张扶摇起,虽善养浩然气,却从不求长生!”

  “滚你娘的天道循环!”

  “我镇守人间八百年,便看了你们仙人指手画脚八百年。”

  “再往后,你们可以滚犊子了。”

  张家圣人这一骂,声传八方。

  让武当山上的众人为之动容。

  下一刻,只见张家圣人捧腹大笑起来。

  张家圣人势若疯魔的情况,让一旁观战的徐凤年一头雾水。

  李当心却是微微一叹。

  “人之将死。”

  徐凤年闻言,心头一动。

  那边,却见张家圣人收了剑,朝着叶千秋正儿八经的作了一揖,然后挺胸抬头道“往后的人间,我是看不到了。”

  “希望叶真人早日功成。”

  “接下来,我要去做我该做的事了。”

  “儒家气运被我镇压了八百年。”

  “也该还给天下读书人了。”

  说完,张家圣人转头便走。

  走了一半。

  张家圣人又回头道“对了,拓跋菩萨一夜之间修为大进,你是知道的吧。”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知道。”

  张家圣人点头道“知道就好,知道就好。”

  他顿了顿,又说道“以前听黄龙士胡言乱语说过以后千年的古怪境况,宽心也忧心,总是让我举棋不定。”

  叶千秋道“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从八百年前看待今日,这个世道总归是变好了一些,对吧?”

  张家圣人点头道“有些变好了,有些变坏了,大抵而言,确实还是当下好些。”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黄龙士愿意去死的原因。”

  叶千秋道“其实这人间的好与坏从来都是相对而言。”

  “常言道,人心不古。”

  “可其实,礼崩乐坏之时常有。”

  “人间,是人人之人间,处在山顶一小部分人虽然掌握了绝大部分的话语权。”

  “但当矛盾日积月累,终究还是会有从下而上的革命。”

  “历史的轮回一直在延续。”

  “世间的东西,就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

  “就是天地也一样会有变化。”

  “在人间,不要看大,要看小。”

  “由细微处去见道理,方才能明白这人间之景色。”

  张家圣人瞪大眼睛远眺,低声感慨道“那就让我再看这人间最后几眼。”

  叶千秋道“张先生珍重。”

  张家圣人笑了笑,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我在人间看了八百年,依旧看不够啊。”

  “不过,就是再不舍,也得走了。”

  “我坚持了八百年,不就是等这一天的到来嘛。”

  “走了。”

  张家圣人转身,下了武当山。

  这一走,人间便再无儒家初圣。

  待张家圣人走了。

  李当心和徐凤年凑了过来。

  二人看到叶千秋一直看着张家圣人离去的方向一动不动。

  李当心道“还瞅啥?”

  叶千秋微微一叹,道“又送走了一个。”

  “古来多圣贤,今后如云烟。”

  “这人间最大的风景,从来都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

  “少一人,便少一道风景啊。”

  ……

  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在武当山落幕。

  为这场尚未开启的武当论武定下了格调。

  神霄掌教叶千秋再次以无敌的姿态,打败了来自儒家的初代圣人张扶摇。

  当江湖上的人知晓了张扶摇是何人时,一个个都慨叹不已。

  如果不是亲眼在武当山见了圣人泥塑,谁会想到八百年前的张家圣人依旧尚在人间。

  但就是这样从传说之中走出来的人物,依旧败在了叶千秋的手下。

  这是何等的无敌姿态。

  王仙芝在世之时,都没有叶千秋这样的璀璨战绩。

  江湖上开始有人将叶千秋和吕祖相提并论。

  还有一小部分人认为纵使吕祖在世,也未必是叶千秋的对手。

  ……

  两日后。

  在众人期盼之下。

  武当论武终于正是开始。

  一个个希望扬名于江湖的年轻人粉墨登场。

  打完了一场又一场。

  一个崭新的江湖正在冉冉升起。

  ……

  而就在年轻的江湖人们为了扬名而战之时。

  叶千秋和武当的掌教真人李玉斧正并肩而立,一同看着天际深处。

  叶千秋道“为什么会想着隔绝天地呢?”

  李玉斧道“天道无私,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只是世人近乎一厢情愿的美好诉求,事实上苍天在上,只要有仙人神明盘踞云端,那么天下众生,就难逃傀儡宿命。”

  叶千秋点了点头,道“我从来不赞同什么大无畏的殉道精神。”

  “天下众生,自然也包括自己。”

  “做超出了自己能力的事,往往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这个人,在还未修道的时候,就不太喜欢悲剧。”

  “所以,也不喜欢看到什么悲情人物。”

  “吕洞玄自己都不做的事情,让后辈弟子来做,这算什么。”

  李玉斧则道“这是我的选择。”

  叶千秋笑了笑,道“你一个人能干得过天上所有的仙人,和地上的那些牵线傀儡吗?”

  “能吗?”

  李玉斧默然无语。

  叶千秋道“不能就别老是说什么我的选择之类的屁话。”

  “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好的,但你自己都不把自己当个人看,你还怎么成就大道。”

  “一天天的,只想着牺牲自我,成全他人。”

  “你要是我的弟子,我非打的你满地找牙不可。”

  “修道者,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你师父没教你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

  “也对,你师父是俞兴瑞那个大傻子。”

  “修力不修心,自己都没修到家,又如何能教出一个好弟子来。”

  “你以前那是没得选,现在,我在,你就有得选。”

  “你还年轻,装杯的事,还轮不到你来。”

  “你才多大岁数,三十岁都不到,儒家说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好活着,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更广阔的的天地。”

  “别把自己的命随意丢了。”

  “你觉得你死的重如泰山,其实在我看来,轻若鸿毛罢了。”

  “如果说在我之前,人间无人,也就罢了,但眼下可不是。”

  “人死如灯灭,既有神通,为何不将这神通修得更大一些,大到足以跳出三界,跳出五行,跳出天地。”

  “等到了那时,你再回头看如今这些事,不过尔尔。”

  “你爹娘生你到世上,可不是希望你早早的就咽气的。”

  李玉斧听到叶千秋骂他师父俞兴瑞是个大傻子,又说他师父不会教徒弟,想要反驳,张了张嘴,却是没有话音吐出。

  再听到后来。

  李玉斧就更说不出话来了。

  他李玉斧志向远大,小师叔都夸赞他“武当当兴,兴在玉斧”。

  师父、师伯们都支持他的决定,说他是好样的。

  可在叶真人这里,他直接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听着叶真人的那些话,在一刹那间,他有些恍惚。

  仿佛看到了幼年时,因为他和邻居的孩子打架,父亲一边骂他,却又一边去给他出气的模样。

  自从上了武当山,人人都说他李玉斧是武当的未来。

  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武当掌教。

  地肺山斩恶龙,一朝扬名。

  世人皆视李玉斧是得道大真人。

  唯有叶真人,视他李玉斧是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