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拔剑要刺,好好活着
作者:小白红了      更新:2022-05-16 01:11      字数:5073
  武帝城内外,许多人仿佛置身于梦中。

  无敌于天下几十年的王仙芝败了,而且是败在了一个如同彗星一般横空出世的道门圣人之手。

  很多人还不太敢相信这个事实。

  但是看着王仙芝正亲自在东海畔给叶千秋送行,很多人又不得不相信他们刚刚都经历了什么。

  这一战,注定是要让天下皆惊。

  从今日起,叶千秋这个名字将会成为天下人仰望的存在。

  王仙芝几十年无敌,仿佛天上仙神,高高在上,连天子也不放在眼里。

  但如今这尊天神败了。

  神话被打破了!

  旧的神话被打破,新的神话在升起。

  这个神话传奇,只属于叶千秋。

  ……

  武帝城外,东海之畔。

  王仙芝站在大道街头,朝着叶千秋还有李淳罡拱拱手,道“叶真人,李剑神,今日一战,王某痛快至极。”

  “来日若有机会,王某定会前往青城山一趟,再与叶真人切磋。”

  叶千秋闻言,淡淡一笑,道“王城主客气,贫道会在青城山恭候城主大驾。”

  王仙芝爽朗一笑,丝毫不在意输给了叶千秋。

  他不像李淳罡,一剑败了,境界跌了,人也消沉了。

  王仙芝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无敌的天下第一,不然他也不会自称天下第二。

  如今,他这个天下第二真真切切的坐实了,他反倒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高手寂寞,在这个位置呆了几十年,总算是有人走到了他的前面。

  “今日一战,王某受益良多。”

  “本来想请叶真人和李剑神多留几日,再交流交流心得,但二位既然还有要事在身。”

  “那王某就不多留二位了。”

  “王某祝二位一路顺风。”

  王仙芝话音落下,东海之上海浪翻滚,浩荡水龙升腾。

  叶千秋见状,微微一笑,再和王仙芝拱拱手,然后和李淳罡翻身上马,朝着大路奔去。

  徐凤年一行,早已经在前方等候二人。

  身材魁梧的王仙芝看着远去的人影,微微一叹,不知道是在叹息自己,还是在叹息些其他东西。

  叹了一口气的王仙芝消失在了城外。

  武帝城又恢复了往日模样。

  只是终究是和从前有些不一样了。

  不多时,一个坐在大熊猫背上的少女从武帝城内走了出来,看着仿佛没有尽头的大路,呵呵一笑。

  四周来往的行人纷纷朝着这对怪异的组合看去。

  像这么大的大猫还真是少见,更别提大猫还驮着一个明媚皓齿的少女。

  ……

  长路漫漫。

  世子殿下的马车停在了一座青山上。

  此山风景旖旎,到处都是青翠青竹。

  叶千秋、李淳罡、徐凤年坐在山头,说着话。

  徐凤年抱着邓太阿给他的十二柄剑轻轻抚摸着,一边抚摸一边说道“谁能想到,不到半日间,天下第一已然易主。”

  “从今往后,青城山就是第二个武帝城。”

  “想我徐凤年能和叶大真人同行一路,倒不知是多么羡煞旁人的一件事。”

  李淳罡在一旁哼哼唧唧的说道“这一战,王仙芝这老小子恐怕是受益匪浅,估计还会有所精进。”

  “老夫要打败这老小子,还得再努力一把才行。”

  徐凤年道“李老前辈也不差多少嘛,搬山倒海开天门,神通非凡,王仙芝不一样给您老开海送行了吗。”

  李淳罡扣着脚丫子,不屑一顾。

  此时,一旁的叶千秋却是说道“天下间没有不散的宴席。”

  “武帝城一行,与王仙芝一战,也算了却了我一桩心愿。”

  “我打算回山去了,不知老李头你今后有何打算?”

  李淳罡闻言,有些不解,不知道叶千秋为什么这么问他,不过,依旧还是回道。

  “老夫答应了徐骁,要把这臭小子全须全尾的送回北凉,至于送完这臭小子以后,老夫会去看一趟姜泥那个小丫头,把这一身本事都传给她。”

  “至于再远的嘛,好像也没有什么要打算的了。”

  叶千秋闻言,淡淡一笑,道“如果往后没什么好去处,可到青城山去。”

  李淳罡一听,哈哈笑道“叶大真人有心了,如果老夫真的没地方去了,一定去青城山落脚。”

  徐凤年在一旁道“叶真人,您不是答应我去北凉给老黄瞧一瞧了吗?”

  “您这一走……”

  叶千秋笑道“怎么?还怕我食言不成?”

  徐凤年挠头道“那倒是没有。”

  叶千秋道“放心吧,等你回到北凉之后,让人给我递个信儿,我会去的。”

  徐凤年一听,顿时咧嘴笑道“那真是太好了。”

  这时,只听得李淳罡道“不行,叶大真人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必须喝两杯才行。”

  “那个谁,你们去山上抓几只野味儿去,给老夫和叶大真人打牙祭。”

  李淳罡扭头朝着那边的吕钱塘几人嚷嚷道。

  吕钱塘和杨青风一听,不敢怠慢,一溜烟儿的奔着山里去了。

  叶千秋虽然要走,但也不急于这一时。

  既然李淳罡要喝两杯,那就喝两杯。

  李淳罡一吩咐,吕钱塘、杨青风他们便去忙活了。

  叶千秋三人坐在一起,倒是没什么事,只是闲聊着。

  李淳罡把邓太阿送给徐凤年的十二把剑拿到自己手上瞧了瞧,开口道“这全都是绣花针,难道这姓邓的晚辈是个娘们不成?”

  徐凤年闻言,一脸苦笑道“幸好邓太阿不在这儿,要不然前辈你还得打一架。”

  李淳罡伸手脱了靴子,惬意扣脚,吹胡子瞪眼道“咋的,老夫打不过王仙芝,还打不过邓太阿?”

  徐凤年道“那倒也是,邓太阿在叶真人面前连出剑的勇气都没有,这剑神之名着实名不副实,没前辈您的剑神之名名副其实。”

  李淳罡好奇的看向叶千秋,道“叶大真人和邓太阿交手了?”

  叶千秋笑了笑,道“没交手,就是切磋了一下剑术。”

  “邓太阿估计是没把握胜过我那一剑,所以才没出剑。”

  “不过他能弃了这十二剑,想必用不了多久,便会有精进了。”

  李淳罡点了点头,道“看来这个姓邓的晚辈还挺识趣。”

  随即,李淳罡又将视线投注在十二把飞剑上,这一次没有言辞刻薄,而是轻声感叹道“这十二柄袖珍飞剑,被抹去了禁制,差不多算是半死之物,还能存有眼下的剑意,殊为不易,养剑与飞剑,邓太阿确实厉害,不愧是能让吴家剑冢颜面扫地的剑道天才。”

  “不过那叫什么青梅竹马春水桃花的,真是酸掉老夫的大牙,比起木马牛,差了十万八千里,当初在芦苇荡,要不是叶大真人手下留情,那什么玩意儿早被老夫一剑捅死了。”

  “剑道剑术,道术之争,看似水火不容,其实术到极致,与道无异,邓太阿是聪明人啊,跟王仙芝的以力证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叶千秋在一旁说道“大道三千,总有一门是适合自己的。”

  徐凤年若有所思。

  李淳罡点头表示赞同,当即和徐凤年说道“你小子还是学剑好。”

  说着,李淳罡伸出一根手指轻敲剑盒,轻念一个起字,剑盒滑开,十二飞剑悬空排成一线。

  “剑意一途,臻于巅峰境界,汹涌江河奔东海,滚滚天雷下天庭,看似因过于霸道而毫无章法,其实归根结底,仍是顺道而驰,有法可依。”

  “术道两者缺一不可,如人远行,术是脚力,道是路径,光有脚力,误入歧途,不过是画地为牢,走不长远。”

  “仅知方向,却不行走,无非望梅止渴。邓太阿还是太小气了,只是送你飞剑十二,却没留下驭剑法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老夫当初展示两袖青蛇不下百次,你若真正牢记,铭记于心,便是上乘御剑手段,有朝一日能打破瓶颈,借着体内大黄庭,以飞剑杀人,并非痴人说梦。”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也是老夫当初要姜丫头练字不练剑的苦心所在,练字如何不是练剑?”

  “老夫的两袖青蛇已是这江湖百年以来剑法极致,你能通透几分,就看你小子的造化了。”

  十二柄飞剑以肉眼几乎不可见的急速微颤。

  李淳罡再吐一字。

  “落。”

  飞剑缓缓落下,安静躺在剑盒中。

  面对老剑神李淳罡的这一番话,徐凤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前人的剑道练的再多,终究是前人的。

  这时,叶千秋微微一笑,抬手握住一柄飞剑,飞剑在他手中急速变为三尺青锋。

  随即,叶千秋平平无奇的往前一刺,然后看向徐凤年问道“徐小子,你觉得剑的本质是什么?”

  徐凤年愣了一下,然后急忙回道“小子愚钝,还请真人赐教。”

  叶千秋笑了笑,将剑放在了徐凤年的手上,道“你站起来,往前刺。”

  徐凤年一脸懵懂,站起身来,握着手中剑,往前一刺。

  叶千秋道“再刺。”

  徐凤年又刺了一剑。

  叶千秋道“再刺!”

  徐凤年又刺出一剑。

  “再刺!”

  “再刺!”

  “……”

  叶千秋一连让徐凤年刺了十几剑。

  “你感觉如何?”

  叶千秋朝着徐凤年问道。

  徐凤年握着手中剑,道“好像很普通。”

  叶千秋笑道“没错,就是很普通。”

  “你要记住这种感觉,任何华丽的背后,都是普普通通。”

  “刺、劈、点、崩、挂、撩、抹、斩、截、挑、云、扫、抱、架。”

  “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何种剑术何等剑道,都脱离不了这样的本质。”

  “如果因为害怕前人的道影响了自己的道,就不去学前人的道,那绝对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

  “术的尽头就是道,而剑道没有尽头。”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推陈出新。”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如何练剑,那就不如只练这最基础的刺、劈、点、崩、挂。”

  “拔剑,就要刺,这就是剑的本质。”

  徐凤年在一旁久久无言,他不是没有学过剑,老黄的剑一到剑九他都学了个遍,也就是除了剑十至今没悟透。

  但一般还是选择用刀。

  李淳罡教了他许久两袖青蛇,但其中变化复杂,让人难以消化。

  今天,叶真人一番话,可谓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拔剑,就要刺。

  徐凤年顿时感觉心头的许多疑惑烟消云散。

  这时,叶千秋朝着李淳罡递个眼色,二人起身,朝着山间行去。

  让徐凤年自己单独静一静。

  ……

  叶千秋和李淳罡登山而去,拾阶而上,青竹夹道,凉风习习。

  李淳罡在一旁说道“叶真人教徒弟一定颇有心得吧。”

  叶千秋笑道“何出此言?”

  李淳罡道“徐凤年这小子一直摇摆不定,老夫拿了两袖青蛇出来,也没让这小子坚定学剑,但刚刚叶真人这一番话却是真真切切的说到这小子心坎儿里去了。”

  叶千秋笑道“他不是不想学剑,只是心气太高,不想落入前人桎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时候,最让人忽略的往往就是最平凡的东西。”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华丽,其实根本还是离不开这些这普通最平凡的东西。”

  李淳罡闻言,不禁感慨道“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有些道理老夫明白是明白,但就是说不出来。”

  “还是叶大真人能说会道。”

  叶千秋笑了笑,却是突然问道“你说你这剑道走到尽头了没有?”

  李淳罡闻言,略显疑惑,道“叶真人为什么这么问?”

  叶千秋笑道“你有心里还有结,你以为你和王仙芝一战之后已经无牵无挂,但那只是你自己在安慰自己。”

  李淳罡沉默片刻,然后说道“如你所想,老夫与王仙芝一战后,对剑道也好,对人生也好,已经都没了遗憾。”

  “老夫膝下无子孙,一个老无所依的糟老头,无牵无挂。”

  “老夫这辈子也曾年少轻狂,出剑斩不平,可天地之大,岂是老夫一人一剑能摆平的?”

  “记得早些年,有一位诗坛女文豪赞誉老夫剑摧五岳倒,老夫不屑担当,不过收剑膝前横一说,如今细细咀嚼,确是有些滋味。”

  叶千秋负手道“人这一生,要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你李淳罡活到了现在,才算勉强见过了自己,见过了天地,而且还见的不算通透,更何况你连众生都未见过。”

  “你无牵无挂,不过是因为孑然一身。”

  “任何一种大道都是没有尽头的。”

  “剑道亦如是。”

  “人人都说你是剑神,但在我看来,你就是个糟老头子,而且是个没什么心气的糟老头子,要说是剑神,倒也称不上,顶多算是个剑仙,还不是一流的。”

  “你年轻时狂傲,酆都绿袍儿死在你的剑下,成了你心里的一道坎儿。”

  “这么多年了,你依旧放不下。”

  “人这一辈子,有执念是好事,但也是坏事。”

  “其实,一个甘愿死在你剑下的女人,永远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意气风发,勇猛精进的剑神李淳罡。”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样的李淳罡却是只有一个。”

  “老李头,人的这一辈子要经过很多道坎儿,红尘百炼,方得一颗风雨不动的道心。”

  “你得好好活着啊,不然,对不起酆都绿袍儿。”

  李淳罡停步,怔怔的看着叶千秋。

  叶千秋却是没等他,径直朝着前方行去。

  李淳罡就一直看着叶千秋的背影。

  耳边却是一直在回荡着叶千秋的最后一句话。

  “你得好好活着啊,不然,对不起酆都绿袍儿。”

  ……

  叶千秋一边欣赏竹海层峦叠嶂,一边朝着山上行去。

  见李淳罡没有跟上来,叶千秋微微一笑,颇为高兴。

  像李老头儿这种人,你不给他心里整点儿不痛快,他真无牵无挂了,也就离死不远了。

  江湖很大,天上地下,李淳罡也就只有一个。

  叶千秋可不希望这老小子这么早就嗝屁儿,他还想套路李淳罡给青城山守山门呢。

  叶千秋一边走一边看。

  只见前方山腰果然有一座清澈如镜的小湖,颇为惊艳,尤其是湖心有人筑楼而居,湖畔有一条楠竹扎成的秀气竹筏,绿竹倒映,风起竹涛响,宛如仙境。

  叶千秋径直朝着湖边走去,突然看到湖心竹门缓开,走出一位年轻女子。

  那女子木钗素衣,走到临湖的青苔石阶蹲下,双手拘起一捧清水,轻轻润了润脸颊,这才转头朝叶千秋这边遥遥望来。

  她并未出声,只是安静望着这群不速之客,如同空谷幽兰,遗世独立。

  叶千秋见过不少有着各种绝世风姿的女子。

  看到这个年轻女子后,觉得她颇有几分神雕世界中小龙女的气质。

  当然只是颇有几分气质相像,人嘛长的肯定是各有千秋。

  叶千秋飞身而起,一脚踏上湖中的竹筏。

  竹筏无风自动,划开水波,悠哉游哉驶向湖心。

  竹筏在青竹小楼三丈外停下。

  年轻女子站起身,看向叶千秋。

  她的鬓角被湖水润透,粘在脸颊上,几滴水珠从她吹弹可破的雪白肌肤上滑落,她伸手抹去下巴上的浅淡水迹,也不说话,就只是看着叶千秋,眼中充满了灵气。

  叶千秋微微一笑,负手道“小姑娘是个修仙的好苗子,有没有兴趣拜贫道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