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我太仁慈了
作者:黑风土匪      更新:2022-05-15 18:06      字数:4774
  颜良的话,像寒夜里的风,刮得孙策遍体生寒。

  然而,他除了投降,似乎也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父亲留给他的三名老将全部战死了,好兄弟周瑜生死未卜,亲弟弟落入颜良手中,随时有殒命风险,家眷全都在舒县,他敢顽抗,颜良必定敢屠他全族。

  王师兵临城下时,他已经输了。

  “颜良将军,请你跟大将军说一声,给我孙家留个后,我孙策感激不尽!”

  孙策对着城外的颜良大吼:“告诉我弟仲谋,不要为我报仇!”

  说完,孙策拔出腰间佩剑,往脖子上一抹,鲜血喷溅而出,他扶着墙垛,眼神空洞,一直看着远方……

  孙策死了,舒县守军当即开门投降,王师又是兵不血刃的拿下城池。

  至此,孙策叛乱彻底平定,庐江郡重归朝廷版块。

  颜良见孙策死的悲壮,向郑宝建议厚葬,并且将孙策的话,一字不落的告知郑宝。

  郑宝哪会跟死人置气,他虽然气孙策叛变,但是人死了,事就完了,厚葬便厚葬,体现一下胸襟也不错。

  至于不杀孙权,郑宝也同意了,不过二十年内,不允许孙家人出仕。

  如今孙家留剩孙权一根独苗,哪敢反对郑宝的决定,只好拖家带口迁出扬州,要去哪里谁也不知道,反正扬州是个伤心地,不能待。

  颜良文丑班师回朝,广大群众夹道欢迎,朝廷方面,天子刘协派国丈扶完代表自己,在皇城前迎接得胜大军。

  得此荣誉,颜良文丑满心欢喜,道路两旁的年轻人和孩童,看他们的眼神里,俱是崇拜和向往。

  这种感觉容易让人迷醉,颜良文丑很享受气氛。

  皇宫大殿上,颜良作为征讨孙策的主将,主要介绍了出征后的一些战术战法,杀敌和俘虏方面重点介绍,听得刘协热血沸腾,当场给他俩封了杂号将军。

  从家将到降将,从降将再到朝廷的杂号将军,颜良文丑算是彻底洗白,跟袁绍没有关系了,从今往后,他们是朝廷的武将!

  ……

  大将军府。

  郑宝为颜良文丑以及贾诩几人专门设了庆功宴,出席的都是郑宝的部下们。

  大家彼此相熟,没有太多顾忌,这顿酒宴,吃的比皇宫那餐痛快多了。

  “主公,襄安传来消息……”

  许褚在郑宝耳边小声地汇报着什么,听完之后,郑宝非常惋惜的说了一声:“终是不愿为我所用,可惜了,厚葬吧。”

  “敢问主公,可是周瑜?”

  贾诩问道。

  他没回来的时候,曾全国周瑜,只可惜没有成功。

  周瑜也知道郑宝的实力和能力,但是人家就愿意跟着孙策小打小闹,也许这就是友情吧。

  “没错,公瑾得知孙策死讯,在牢里自杀身亡。”郑宝惋惜道。

  周瑜是个人才,就是太忠心孙家了,确实挺可惜。

  “的确,公瑾统领水军,的确有一手,若非主公提前布置,再有飞石军的协助,第二水师要打赢第一水师,非常困难。”贾诩说道。

  这是他最真实的感受,周瑜的确是个帅才,只可惜年纪轻轻就走上绝路。

  “罢了,我有你们相助,已是侥天之幸,不敢奢求太多,喝酒!”郑宝举起酒杯,跟贾诩走了一个。

  周瑜死就死了吧,反正这个时代,小乔是他郑宝的夫人,跟周瑜没有什么关系。

  可能是心里感慨孙策和周瑜的死,郑宝喝了许多酒,他这只小蝴蝶煽动了翅膀,改变了很多东西。

  历史的发展轨迹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今后会发生什么,该怎么应对,郑宝已经没了先天优势。

  正因为这样,郑宝才会着手搜集方士,并且开辟出那个山洞,用来做研究。

  先知先觉的优势很可能要丢失,能让他继续百战百胜的,只有更强的武器装备,和超出这个时代的科技力量。

  从这次孙策叛变的事件当中,可以发现飞石军和破城神器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自从成了东汉的大将军,大权在握,郑宝便更加害怕失败。

  为什么呢?

  因为他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他有一个老爹,四位夫人,两个结义兄弟,一帮跟着他混生活的部下,还有数十万正兵辅兵愿意随时听他的命令,开赴战场。

  有了势力,便有了责任。

  郑宝有责任让跟随他的人过得更好,同时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场庆功宴里,郑宝喝醉了,这是他头一次在部下年少喝醉,不过她的部下们却觉得很温馨。

  能喝醉的主公才是好主公,起码能让他们感觉到血肉的存在。

  ……

  第二天,郑宝悠悠醒来,在四位夫人的服侍下穿戴整齐,便去了皇宫。

  大殿上,国丈扶完出列。

  向天子刘协汇报了一件事儿,西凉军内讧,李傕郭汜联合起来排除异己,张济被排挤,无奈之下带领部下前往荆州,与刘表大战几场,各有胜负。

  扶完的意思是,天子应当发一道旨意,训斥张济,命他归降朝廷,不要在荆州生事。

  这事儿能彰显朝廷威严,刘协非常乐意去发这么一份圣旨,当场就决定了下来。

  这一幕,使得整个大殿落针可闻,安静到令人害怕。

  一般来说,刘协做什么决定都会先征求大将军郑宝的意见,然而这次他没有,听了扶完的提议,直接决定了。

  这是要上天啊。

  大臣们正等着郑宝发难,谁知道郑宝一句话不说,老神自在的神游天外,好像并没有听到扶完和刘协两人的双簧。

  实际上,郑宝是听到了的,同时还看到了刘协和扶完做贼心虚的表情。

  发圣旨给张济?

  这是哪个睿智想出来的主意?

  郑宝真想跳起来锤爆他的脑袋。

  张济是谁啊,西凉军阀之一,他去荆州是为了抢地盘活命,你朝廷一道圣旨就想搞定人家?

  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别人拿什么相信你?

  算了,小皇帝闲不住,意志也不坚定,在有心人的挑拨下,都开始试探自己了,郑宝暗自苦笑,看来他以前太仁慈了,让这些人产生了错觉。

  “陛下,可封张济为陈留太守,命其即可离开荆州,前往陈留赴任!”

  郑宝出列,立即吸引大殿中所有人的目光。

  “大将军此言差矣!”

  杨奉出列,先对着刘协一礼,然后才敷衍的朝着郑宝拱拱手:“张济是什么人,想必大将军很清楚,去陈留当太守,直接得罪曹操,恐怕张济不会答应。”

  不会答应!

  当然不会答应,原来你们也知道。

  郑宝笑道:“车骑将军说的对,张济不会答应,那你们为何会认为,张济会因为陛下的圣旨而投降并退出荆州呢?”

  是谁给你们的自信?这个时代,可没有梁小姐。

  面对郑宝的质疑,杨奉,扶完尴尬不已,上面的刘协如坐针毡,郑宝公开反对他的意愿,让他挺没有面子的,可是站在朝廷是郑宝撑着的,他能怎么办?

  刘协不敢直视郑宝的眼睛,因为他心虚,他听了扶完几句恭维的话后,有些飘了。

  “荆州就在扬州边上,张济进犯荆州,朝廷不能没有表示吧。”

  杨奉尴尬完后,嘟囔道。

  他不敢吧锅丢给刘协和扶完,只能转移话题。

  “荆州牧刘表麾下有戴甲之士十万,荆州水军更是天下第一,张济进犯荆州,完全是以卵击石,他若服软也就罢了,若惹怒刘表,就他那点西凉军,还不够荆州军塞牙缝的,我看,朝廷就不用掺和了。”

  郑宝表明了自己对这件事的意见。

  张济要打荆州,那就让他打,刘表安稳好些年了,正好让张济去消耗一些,还有,刘备三兄弟去荆州这么久,一点动静也没有,张济进入荆州,刚好有刘备展示的机会,让荆州乱起来。

  好不容易看到荆州混乱,朝廷竟然要安抚,郑宝不能让圣旨发出去。

  “这,刘表刘景升乃汉室宗亲,如今陛下坐镇江南,闻知荆州将有战乱,不出手援助,不太好吧。”

  扶完任然在坚持。

  身为国丈,扶完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刘协争取一些身为天子的权利,不能让郑宝再朝堂上只手遮天。

  “出手援助,倒是可以。”

  郑宝想了想,觉得扶完这个老头儿,脑袋瓜子还可以,居然能想到这个理由。

  援助荆州,当然可以了,郑宝乐意之至。

  听到郑宝松口,扶完立即拜倒,向刘协请命道:“陛下,车骑将军杨奉出身西凉军,熟知西凉军作战风格,若能领兵前往,可保荆州无虞。”

  扶完推荐杨奉,大臣们又惊出一身冷汗,这位国丈想干嘛,今天已经两次无视大将军了。

  “诸卿,以为如何?”

  刘协硬着头皮问道。

  “臣附议。”谏议大夫出列。

  “臣附议。”又一个大臣出列。

  这个人的出场,使得大臣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觉得国丈扶完说的挺好,就该车骑将军去援助荆州,不能什么事情都让大将军去亲力亲为。

  于是附议的大臣纷纷出列,转眼间有三分之一的大臣战了出来。

  刘协一看,有这么多人支持扶完的提议,他很高兴。

  “大将军以为如何?”刘协看向郑宝。

  “车骑将军领兵前往,自无不可,预祝杨奉将军旗开得胜,顺利凯旋!”郑宝说道。

  既然有那么多人相信杨奉能成事,郑宝又怎么会自讨没趣反对呢?

  杨奉去救去吧,能赢最好,败了再说。

  反正跟荆州迟早要开打,让杨奉先去探探路也不错。

  众臣听了郑宝的话,嘴巴张得老大,能塞进三个鸡蛋。

  大将军居然没有生气,是在是太神奇了,按道理,大将军应该大怒,指着扶完的鼻子乱骂才对。

  如果说拾掇陛下发圣旨,还在郑宝的忍耐范围之内,那么派杨奉领兵,就触及到敏感的地方了。

  扬州的军权,一直牢牢掌控在郑宝手中,今天陛下居然敢让杨奉领兵出征,这已经不是在试探,而是在挑衅了。

  不过说什么都没用,郑宝没有反对杨奉领兵,刘协直接大手一挥,命令车骑将军杨奉带领其麾下两万将士,即日开赴荆州,协助荆州牧刘表,打退张济贼军。

  ……

  大将军府外,一众将军齐聚于此。

  华雄刚到就开喷,骂扶完不是个东西,杨奉有多少实力,别人不清楚,华雄再清楚不过。

  杨奉去打张济?两人半斤八两,但是张济麾下有两个小将还是不错的,张秀和胡车儿都是猛将,现在徐晃是执金吾,不太可能跟随杨奉去荆州,这仗没得打。

  其他将领不清楚杨奉和张济到底谁强谁弱,也不关心这个,他们关心的是郑宝怎么会同意这事儿的。

  就算要派人去荆州干张济,也应该从他们这些人当中挑选才对,怎么会让杨奉去呢?

  就杨奉手里的那些人,也能称之为王师?那简直是对王师这两个字的侮辱,要知道,杨奉麾下的西凉军,质量连王师里辅兵的标准都达不到。

  “诸位,我们一定要问问主公,这么好的机会,为何不让我们去。”

  华雄气势汹汹的带头,进了大将军府。

  这些人都是大将军的心腹爱将,守门的家仆也不敢阻拦,只好急匆匆去禀报。

  郑宝的书房里,一大票将军挤进来,笑得有点小。

  “主公,您为何答应让杨奉那厮领兵?”

  华雄性子急,屁股还没挨到椅子就发出疑问。

  “杨奉什么实力您还不知道啊,让他出去,那是丢咱们汉军的脸,再说了,如今只有咱们扬州军才能配得上汉军称号,他杨奉何德何能……”

  华雄叭叭个没完,郑宝也静静的听着,直到华雄主动停下抱怨,才解释道:“杨奉去荆州,必败。”

  “必败,那您还让他去?”

  华雄不乐意了,主公你也太顽皮了吧。汉军威猛,试问天下谁人不知?何必让必败的杨奉去败坏他们用实力拼回来的名声?

  “杨奉不败,陛下又怎么会放心让你们去?都把心放回去,等杨奉败了,朝廷里的那些人才能知道,该派谁出去打仗。”

  郑宝说道。

  “那些大臣就知道争权夺利,夸夸其谈,当真可恶!”华雄恶狠狠的说道。

  “无妨,让他们看重的杨奉出去一趟,他们会认识到,谁才是掌控局势的人。”

  郑宝无所谓的说道:“都回去勤加训练,很快又要出征了。”

  “喏!”

  众将躬身领命,满心欢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