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曹操和许攸
作者:黑风土匪      更新:2022-05-15 18:05      字数:4674
  燕县,大将军郑宝入驻。

  曹操负责城防安全,十步一人,五步一岗,守卫森严。

  县衙中,从濮阳敢来的袁绍使者许攸受到曹操的热情接待。

  不管怎么样,他们以前都是玩伴和好友,今天曹操自己打拼事业,许攸选择辅佐袁绍,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拜会过郑宝后,许攸和曹操来到住处,一诉往日情分。

  “没想到本初竟是派子远你过来谈判,他也是知道,以我们之间的交情,你许子远过来,我没有不见之理。”

  曹操说道:“本初下一步准备怎么做?是继续与大将军争斗,还是暂且罢兵退回北方?”

  “袁谭公子可还好?”

  许攸没有回答曹操的问题,而是先问袁谭的情况,他的人物目标就是换袁谭,如果袁谭出了意外,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

  “哈哈哈哈,子远放心,袁谭好好的,我可没有亏待他,怎么说也是子侄辈,我曹操怎么好意思。”

  曹操哈哈大笑,不像说假话,许攸也放松了下来:“颜良文丑何在?”

  袁军战败,颜良文丑军在郑宝手里,许攸这么问,有点僭越,不过他是故意真么问的,他得知道曹操在这燕县里头,有多少话语权。

  大家都是知道大将军郑宝在燕县,通常情况下,燕县的大小事物都会被政策掌控住。

  “颜良文丑也好好的,子远问了袁谭,又问大将,敢问袁绍派你来的目的是什么。”

  曹操问道。

  许攸从进入燕县开始,就一直顾左右而言他,只说是袁绍派来的谈判的,具体谈什么内容到现在还没透露,神秘感十足。

  当然曹操也不笨,从许攸的问题中,他也分析出一点有用的信息来。

  既然要谈判,就说明袁绍不想再继续打下去了。

  其实曹操也不想打了,他出兵的时间很久,从袁术和郑宝交恶时,他就出兵了,先是打郑宝没打过,被迫一起打袁术,后面袁绍偷袭兖州,他领兵回来抵挡。

  麾下将士损伤很大,厌战情绪很高,若不是有郑宝的扬州军在,就他曹军这些人,早让袁绍干翻了。

  所以呢,曹操也想休战,对兖州最好的结果就是郑宝回扬州,袁绍回河北,他坐镇兖州,恢复实力,这对大家都好。

  见曹操主动问起,许攸露出得意的笑容,终究还是忍不住问了,看来养气功夫还是他略胜一筹。

  “孟德啊,本初让我过来问你,想不想拿回濮阳?”许攸笑道。

  “想啊,做梦都在想。怎么,他袁本初愿意撤出濮阳?是与不是?子远你快些告诉我。”

  曹操表现得很亢奋激动,许攸很满意。

  曹操不能不亢奋啊,他确实做梦都想拿回濮阳,万人战斗郑宝打赢了袁绍,他本想请郑宝再接再厉,打到濮阳去,奈何郑宝想傻子一样,没有听懂他的暗示,居然把大军撤回燕县。

  现在听到许攸这话,曹操他能不激动吗?当然了,亢奋激动有一半原因是演给许攸看的。

  作为朋友,曹操知道许攸的性格,喜欢被人认可,喜欢别人让着,曹操投其所好,让许攸非常舒服。

  “实不相瞒,你,我,本初,以前都是朋友,要不是郑宝进攻豫州,本初也不会南下,进攻濮阳,完全是我大军需要一个安全的落脚之地,现如今万人战斗我军战败,自然是要遵守承诺的,濮阳也会交换给孟德你。”

  许攸神秘兮兮的说道:“听闻郑宝那厮喜好占地盘,孟德你千万小心,本初说了,濮阳只交给你,其他人一概免谈!”

  “子远,你回去一定代我多谢本初!”

  曹操抓住许攸的手,情真意切,感动非常。

  “孟德无需如此,本初他亦知你的苦楚,大家都是朋友,要相互提携才是。”

  许攸道。

  “子远所言极是,若非郑宝那厮强迫,我大军入豫州,乃是为救公路……”

  曹操说起袁术,竟然硬挤出几滴眼泪来,以表示他对袁术所受遭遇的同情。

  “唉,世事无常,一切都要往前看,话已带到,我该回去复命了。”许攸道。

  “子远稍待,把袁谭公子带回去,顺便跟本初说,下次再来兖州,不要擅自攻城拔寨,我曹操自会迎他进来。”曹操道。

  意思很明显,他曹操还是倾向于与袁绍同盟,一起对抗郑宝。

  “话我一定带到,只是颜良文丑不与我一同返回吗?”许攸问道。

  在他看来,他带回袁谭是大功一件,带回颜良文丑,算是锦上添花,能带回去,最好一并带回,好让袁绍开心些。

  “实不相瞒。”

  曹操吞吞吐吐:“颜良,文丑将军并不在我营中,是华雄抓了他们。”

  “那孟德你可否运作一番?”许攸问道。

  “唉……夏侯元让说,颜良文丑两位将军,被擒当日,便投降郑宝了。”

  曹操扼腕叹息,许攸不由得一怔。

  颜良文丑都是河北名将,直接投降太不可思议了,怎么会这样?

  “也罢,我这就带大公子回去了,三日后孟德可前往濮阳换防。”

  许攸起身,最后才告知曹操这个让他振奋的消息。

  “好,我们三日后见!”曹操起身相送,一直把许攸送到城门,友情之深,令人感慨。

  ……

  回到濮阳的袁谭,自然免不了袁绍的责骂和惩罚,不过他是袁绍的儿子,一般都是小惩大诫,不会动真格。

  倒是得知颜良文丑投敌,袁绍怒不可揭,直接下令诛杀两人家眷亲族,要让颜良和文丑为背叛付出应有的代价。

  谋士们劝说无果,袁绍的命令得以穿回邺城,颜良文丑的家眷早在袁绍动手前,就被扬州情报人员成功接走,没有遭到打杀。

  三天后,曹操领兵前往濮阳,袁绍果然信守承诺,直接退走。至此,濮阳再一次回到曹操的怀抱。

  袁绍退回河北,郑宝没有继续停留在兖州的理由,于第二天领兵进入豫州,剿灭袁术的死党,因为扬州军无敌的威名,司隶地区的山贼土匪纷纷偃旗息鼓,不敢出来作乱,司隶地区百姓盼望着王师再入洛阳。

  ……

  随着郑宝收兵,中原大地上的战乱稍有平息,人们的生活稍稍安稳了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往扬州迁移。

  为什么呢?

  因为天子在扬州,扬州有大将军守护,没有战乱,没有压迫,只要你勤快,一家人都饿不死。

  南都建业,刘协亲自带领文武百官迎接凯旋的郑宝,如今的建业,已经被建设成一座巨大的城池,主干道比长安洛阳的都要平整宽阔。

  百姓们得知大将军凯旋,携家带口在主道两旁静候着。

  他们默不作声,安安静静,只是不停踮起的脚尖出卖了他们内心的激动。

  在这里聚集的很多人曾经吃不饱穿不暖,到处流浪乞讨为生,是郑宝的土地令和募兵令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来了扬州,他们开垦土地,第一年就跟官府租赁耕牛,农具,精心侍弄天地。

  南方多水,在郑宝的要求下,荀彧派来专人负责田地灌溉,防洪,防旱,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只要流民开垦出土地登记造册后,官渡会有专门的人去开挖沟渠,铺设道路,阡陌交通,纵横交错。

  百姓吃饱了饭,心中对郑宝这个大将军是无比的尊敬,家家户户都给郑宝立了长生牌位,日夜供奉不休。

  建业城建设过程中,需要许多工匠和民夫,本来朝廷的意思是征用,而郑宝大手一挥,决定招人搞建设,包吃包住给工钱。

  这么一来,无论是工匠还是民夫,干活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而且都很自觉。

  大家都知道多劳多得,谁也不愿意看到别人比自己挣得多。

  移民来建业的百姓,是幸福的,他们不仅有土地,还能做工赚钱。

  建业也成为南都,是大汉在东方的都城,需要建设的地方很多,需要的人手也很多,总之就是农忙之后,还有做不完的工作,当然你去做这些工作,官府会给钱。

  时值正午,太阳当空。

  主道两旁的百姓依旧静悄悄的等着,没人说话。

  路中间,刘协在伞盖下站着,小太监抬来椅子给他坐着休息,被他拒绝了。

  大家都在等大将军,百姓们都站着,而且头顶烈日,他坐着像什么话,作为皇帝,他得作出表率才行。

  “踏踏踏踏……”

  马蹄踩踏青石板,发出清脆的踏踏声,一队骑兵出现在主道尽头,人群顿时发出欢呼声。

  “来了来了。”

  “那是我们的骑兵!”

  “大将军回来了。”

  “好多骑兵啊。”

  骑兵露头,安静的人群不再安静,到处是热烈的议论声。

  “还是骑兵威武,我要努力训练,争取进入骑兵,成为张多将军麾下的军士,你们监督我!”

  一名屯田兵目光炽热地看着骑兵队伍,坚定了进入军队,成为骑兵的信念。

  “加油吧,下个月,就有一场选吧,我报名了,我想去赵云将军麾下当兵,听闻赵云将军是大将军的师兄,武艺高强,战场上取敌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

  “别瞎想了,进入军队,首先成为预备队,你还想跟赵云将军,我还想进亲卫营呢,保护大将军呢。”

  “就你这体格?还亲卫营?”

  几个屯田兵相互打气挖苦,都向往着成为真正的军士,跟着大将军郑宝保家卫国,为朝廷扫清叛逆。

  人群的另外一处,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骑在他父亲的肩头上,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骑兵。

  在他有限额意识里,只知道这些人骑着大马好玩,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他坐下的父亲,这会儿已经泪流满面。

  “儿啊,你爹我曾经是骑兵的一员,你长大后可不能给咱丢人,一定当一名骑兵,子承父业。”

  如果仔细看,这汉子的右手断了一截,他只用左手便能稳稳扶住肩头上的孩子,看向骑兵队伍的目光中有复杂,有激动,有不舍,有缅怀……

  “大将军来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在场之人齐刷刷地看向骑兵后面,果然,郑宝带着此次出征的将领们,正步行在主道上,一步一步走向城门口的刘协。

  “恭迎大将军凯旋!”

  执金吾徐晃好喝一声,皇宫金吾卫一齐大喊:“恭迎大将军凯旋!”

  金吾卫,个个人高马大,声音洪亮,有他们打头,两边的群众也扯开嗓子喊了起来,一时之间,欢迎郑宝凯旋的呼声震耳欲聋。

  骑兵走过主道,就剩下郑宝带着的将领和亲卫营,阳光打在铠甲上,熠熠生辉,郑宝一身精致铠甲,在人们眼里,更填一抹神奇色彩。

  这就是他们的大将军,如此威武,如此惹眼!

  “臣,郑宝,参见陛下!”

  来到刘协身前,郑宝躬身拱手,正要下拜,刘协眼疾手快一把将其扶住。

  “大将军凯旋,朕心甚慰!”

  刘协笑道。

  “臣幸不辱命,拿下豫州,驱逐袁术,豫州官员大部分空缺,还请陛下派官员前往管理。”郑宝说道。

  “下派官员一事,明日早朝再议,宫中已准备好庆功宴,为大将军贺!”

  刘协拉着郑宝的手,一起上了龙撵。

  这个场面,让道路两旁的人们疯狂了,这是什么,这就是天子对大将军的荣宠,一起乘龙撵,这是何等殊荣?

  不仅百姓们高兴,郑宝身后的将领们也是异常兴奋。

  皇宫中,郑宝坐在皇帝留下的下首,待将领官员们落座后,美酒佳肴鱼贯而入,轻歌曼舞……

  “诸位臣工,大将军征讨袁术,成功拿下豫州,扬我王师军威,一起敬大将军?”

  见刘协举起酒杯,将领大臣们纷纷端起酒杯:“敬大将军!”

  刘协挺会来事儿,竟然让大家一起敬酒,郑宝只得起身:“前线大军能取得胜利,离不开后方的支援,豫州大捷,诸位皆有功劳,郑宝与诸位共饮!”

  “请!”

  “请!”

  一杯水酒下肚,郑宝在百官心目中的形象高大了不少。

  愿意把功劳分出来的,尽管是口头上的,大家都高兴,谁又会讨厌他呢?

  唯一不太高兴的是刘协,郑宝说了,大家都有功劳,就是没有说他也有,他是皇帝,不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