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去襄阳
作者:乐双士      更新:2022-05-11 17:19      字数:2560
  曹操身体不适,但是仍然担心曹仁的安全,便把夏侯惇召回来。

  夏侯惇到了魏王府邸见了曹操,不觉泪奔。

  “大王自己身体有恙,还在担心臣下的安危,着实令人感动啊。”

  夏侯惇边说边哭,泣不成声。

  对于夏侯惇来说,曹操真是对他另眼相看。

  一方面是宗族,另一方面确实心里面偏袒于他。

  要不怎么说,夏侯惇,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任何人都和他比不了,妥妥的曹魏集团的军事二把手。

  上次征讨合肥,损失惨重,也只是让他去管理一下后勤,并没有多追究他的责任。

  “元……让啊,子孝在樊城被周瑜打……打败了,现在下落不明……听士兵说他去了襄阳。咳咳……正因为不确定,所以想让你带兵去增援,增援……襄阳。如,如何?”

  短短几句话,曹操说了大半天,确实是年纪不饶人了。

  “大王,请放心,我一定会把子孝找回来,把他带到你面前。”

  夏侯惇拍着胸脯说道。

  “好,好。元……元,元让,你路上小心,切记不要冲动,万事须谨慎……咳咳。”

  曹操说完之后,又咳嗽起来。

  然后又扶着头部,实在是头疼的厉害。

  “大王,我马上出发,去接应子孝!”

  看到曹操身体不适,夏侯惇也不想多打扰他了,想着赶快出发。

  “去吧,多带些兵马,能报仇更好……”

  曹操说完之后,便不再说话,歇息去了。

  夏侯惇便领兵三十万向襄阳进发,希望能敢在周瑜前面找到曹仁。

  ……

  雨停的时候,关羽正在歇息。

  虽说右臂已经痊愈,但是在阴雨连天的日子里,关羽右臂还是力道不足,远远达不到之前的力量。

  为此关羽很是气恼,一代战神,若是舞不起来大刀的话,那可就太让人心酸了。

  还是需要多休养一下,让右臂好好恢复恢复。

  刚刚歇息的时候,关平从外面进来了。

  “父亲,你知道吗?曹仁的樊城失守了,周瑜攻下了樊城!”

  关羽听关平这么一说,顿时感觉五雷轰顶。

  樊城本来是手到擒来的事,就因为下雨,暂缓了进攻,没想到被周瑜捡了漏。

  这?

  这!

  这也太憋屈了!

  “周瑜在樊城?”

  关羽赶紧问道。

  “不在,听说去追击曹仁了!现在在管理樊城的是法正,法孝直。”

  法正的名字大家都听过,一直是名声在外。

  关平这么一说,关羽心里面就有数了。

  周瑜这是要把樊城好好经营啊,要不然不可能让法正去管理樊城。

  关羽心里面很是不高兴,虽然不高兴也是没有办法。

  总不能在周瑜身后捅刀子吧。

  人家周瑜是来帮忙的,敌人刚被打败,就背地里捅刀子,这可不是他关羽的作风。

  他可是堂堂大丈夫,才不屑于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就是以后要夺取樊城,也是堂堂正正,正大光明地夺取。

  “既然如此,也算解了荆州的围了,也能给你大伯一个交代了,咱们班师回荆州。”

  关羽不想再在这里待下去了。

  不在这里待下去还有一个原因,周瑜把樊城拿到了自己手里,曹操一定不同意。

  不同意,那就会派兵征讨。

  若是自己还在樊城附近驻扎,很可能会被曹操当成周瑜的同伙,这样反而对自己不利。

  既然如此,还不如早早离开,免得淌这趟浑水。

  不得不说,关羽还是很精明的,他这明显是坐山观虎斗,等到双方打得头破血流之际,然后从中获得渔翁之利。

  关羽带着军队撤回了荆州,刘备出城很远迎接关羽。

  虽说这次没有打下樊城,但是曹仁被打败了,解了荆州之围,那也是达到了当初的目的。

  荆州本来就是四战之地,能守住荆州就是上策。

  这也是诸葛亮给刘备的建议。

  诸葛亮的建议是不会有错的。

  ……

  关羽撤走了之后,负责监视关羽的细作第一时间禀报了法正。

  法正一听,心里面的石头可是落了地。

  他真怕关羽一生气打过来。

  现在周瑜带领大部队去追曹仁了,若是关羽来攻打樊城,他肯定是招架不住。

  还好,关羽走了,樊城才算是正式的保住了。

  法正赶紧抓紧时间出榜安民。

  樊城在曹魏手里面时间不短了,早已经把曹魏当成了正统,人的思想一旦定型,就很难改正。

  法正对于他们已经不太报有多大的希望,但是也不放弃,努力发展樊城的经济,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而且还把重点放在了培养下一代上。

  法正着重抓了下一代的教育工作,他要从娃娃抓起,让樊城以后真正成为周瑜手里的樊城,成为和合肥一样进攻中原的桥头堡。

  所以法正,就抓了两件事,一是经济,二是教育。

  做好方针政策之后,便给周瑜飞鸽传书。

  周瑜正在去往襄阳的路上,已经快到了襄阳。

  收到法正的飞鸽传书之后,心中大喜。

  三件事,每一件事都让周瑜高兴。

  “你们看看,关羽撤走了,孝直在樊城已经出榜安民,发展经济,重视教育了。这确实很有眼光!”

  周瑜把法正的飞鸽传书递给了众位将军。

  他也是想让这些将军向法正学习,这样周瑜可就省了不少心了。

  说实在的,法正的这些措施都是受了周瑜的影响。

  法正知道周瑜见识不凡,便经常向周瑜请教。

  周瑜知道法正是个聪明人,是个不可多得谋略之才,便把一些现代的思想多少教给了法正一些。

  法正融会贯通,用在治理城市上,取得许多不错的效果。

  “嗯,孝直果真是个聪明人,我等不如。”

  甘宁感触颇深。

  想当初他年轻的时候,不好读书,好游乐,好斗狠。身上挂着铃铛,召集了一帮年轻人,到处惹是生非,打家劫舍。

  成了人见人怕的不良少年,当时老百姓都称呼他们为锦帆贼。

  后来经人指点,开始熟读史书,成果显著,得了功名,成了一名叱咤风云的大将军。

  这就是多读书的好处。

  所以一看,法正在樊城重点发展教育,甘宁从心底里佩服。

  “你们都是我需要的人才!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点,取长补短,才是正确的做人之道。”

  周瑜用人,正是根据每个人的长处,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让他们临场不会畏手畏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