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减震车轮
作者:乐双士      更新:2022-05-11 17:14      字数:2786
  “快,快拿来!”

  听到士兵说周瑜来信了,鲁肃精神一震,声音都有点颤抖了。

  孙乾的心直接绷到嗓子眼了,不知道周瑜信里怎么说,这可是关系到荆州的生死存亡啊。

  鲁肃拿着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其实信上一共十个字:玄德给马超写信。衣带诏。

  鲁肃没有理解什么意思,没有说话,而是把信递给了孙乾。

  孙乾一脸茫然,什么意思?子敬怎么不说话?

  等看到信上的十个字之后,孙乾紧锁的眉头慢慢的舒展开了。

  “到底是大都督啊,见解就是与众不同。”

  “噢?公祐说说看。”

  鲁肃不太理解周瑜信上说的话,想听听孙乾的说法。

  “周都督真是了解我家主公啊。想当年,我家主公和马腾都是衣带诏事件相关之人,现如今衣带诏的七位忠臣,只剩下我家主公一人,其余六人都被曹贼杀害。”

  “既然我家主公和马腾有如此渊源,那马超一定会听我家主公的意见。子敬,我需马上回荆州禀告主公,告辞了。”

  事态紧急,不容耽搁。

  到了荆州,孙乾把周瑜的信息一字不差地告诉了刘备。

  刘备也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周瑜的意思了。

  大喜。

  “拿笔墨纸砚来,我要给马超写信。”

  ……

  马岱回到西凉,把马腾遇害之事告诉了马超。

  马超顿时气的昏厥。

  等马超醒来的时候,刘备的信也到了。

  马超打开一看,只见信中写到:我和你父亲当年同受皇上诏书,立誓为国除贼,不幸马将军受曹贼所害,此乃将军不共戴天之仇。如果将军能起西凉之兵为父报仇,我一定会起荆州之兵助攻将军,为马将军报仇雪恨。

  看完信之后,马超大喜,便和韩遂,庞德,马岱一起率西凉大兵二十万杀向长安。

  士气高涨,兵锋正盛,初战便攻占长安,夺取了潼关。

  曹操原本起兵三十万要杀向荆州,听闻马超攻占长安,夺取了潼关,不敢南征,亲自率兵与马超对峙。

  荆州之危得解。

  马超率领得胜之师,乘胜追击,杀得曹操割须弃袍。

  消息传到荆州,刘备大喜,大摆宴席庆贺。

  “主公,马超打的曹操丢盔弃甲,割须弃袍,我们是不是也要出兵?”

  孙乾感觉这是个好机会,南北夹击,定能再一次把曹操打败。

  “不不,我们先不要出兵,要紧守荆州。孙权还没有拿下合肥,张辽在合肥虎视眈眈。如果我们从荆州发兵,说不定张辽会带领合肥之兵进攻荆州。”

  “再说我们还要防着点周瑜啊,周瑜这小子鬼精鬼精的,现在拿着诸葛军师要挟于我,不能让他们再有任何机会染指荆州。”

  孙乾一听,顿时明白了,敢情主公是给马超画了一个大饼啊。

  说好和马超一起两面夹击曹操,马超那边一动手,主公这边危机解除之后,就不再以身犯险了。

  “主公高见,我等不如啊,孙乾拜服。”

  “哈哈哈,公祐过谦了,我也是为大局着想而已。”

  说完之后,刘备便招呼臣下继续庆祝。

  ……

  巴郡。

  甘宁住处。

  “少爷,果然如你所料,马超真打的曹操割须弃袍!少爷,你真是料事如神啊。”

  甘宁拿着庞统发来的飞鸽传书,赶紧给周瑜汇报。

  那眼神,对周瑜是越加崇敬。

  “消息属实?”

  “属实,一切都像少爷说的那样。”

  甘宁对周瑜更加佩服,大都督就是大都督,真是运筹帷幄,料事如神。

  “收拾行囊,离开巴郡,向成都进发。”

  听完甘宁的汇报,周瑜看看天空中飘起来的雪花,悠悠地说道。

  虽说现在马超打的曹操割须弃袍,不过随后就会中了毒士贾诩的反间计,被曹操打的没有容身之地。

  周瑜的这个决定,让甘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刚在这里住了没几天,就要走?

  原本的计划,是稍稍安歇几日,就要经过垫江到达涪水前往涪城,这怎么突然要去成都了呢。

  “少爷,成都是刘璋的都城,他与刘备可是同宗,我们贸然去成都万一被刘璋知道了,会不会对我们不利啊?”

  甘宁与刘璋有仇,当初起兵反过刘璋,后来被赵韪镇压,逃到荆州。

  现在去成都,要是暴露了行踪,或者被人认出来,肯定凶多吉少。

  周瑜知道甘宁担心的是什么,“不用怕。我们两人这次来西川,行踪绝对百分百保密。为了掩盖咱们的行踪,就连飞鸽传书都中转了一下。”

  “再说,刘璋昏弱,十几年前的事情,估计早已经抛之脑后。十几年时间模样也有不小的变化,只要低调行事,不被人认出来,那就安然无恙。”

  听周瑜这么一说,甘宁悬着的心落了地。

  只要大都督说可以,那一定是可以。

  “那我马上安排!”

  外面飘着雪花,骑马是不能骑了,甘宁准备了一辆马车。

  按照周瑜的要求,马车不用太豪华,只要是舒服就行了,越低调越好。

  可是上了路之后刚走了一段距离,周瑜就被颠簸的想吐。

  这个时代的马车都是木头轮子,不光颠簸,行车速度还慢。

  看来,需要改造一下了。

  改造倒不是难事,不过这个时代没有他需要的材料。

  三国时代哪有橡胶啊,没有橡胶,如何做减震的车轮?

  周瑜感觉有劲没地使,看向路边,沟渠里面全都是干枯的蒲草,密密麻麻,在雪中静静地站着。

  蒲草?

  对呀,正好可以做安车蒲轮。

  周瑜带着甘宁割了许多蒲草放到了马车上,然后再寻找改造马车的地方,这大雪天总不能在路上淋着雪改装马车吧,往前面走走看吧。

  咦,真是无巧不成书。

  刚走了一炷香时间的路,就看到前面有个亭子,正好可以在那里改造马车。

  嗬,这亭子还真宽敞。

  到了亭子里面之后,周瑜开始着手改造马车。

  工具周瑜倒是不缺,剪刀、钳子、铁丝、铁钉,这些东西登山包里面都有。

  要是再有橡胶轮胎就好了,那就直接换个橡胶轮胎,一步到位。

  可是,登山包里面是不可能放轮胎的,那就太不符合常理了,再说轮胎这么大这么沉,登山包也放不下。

  周瑜把收割的蒲草一层层叠起来,使劲压平,用铁丝捆在一起。

  然后重复这一步动作,做出来好几片单独困在一起的蒲草层。

  皮革倒是有,出发的时候,甘宁往马车上装了几副铠甲。

  这些铠甲都是皮革做的,正好可以用来包裹车轮。

  蒲草层做好之后,一层一层地定在木轮上,一下铺垫了好几层。

  之所以不把所有蒲草层困成一个层,就是考虑到耐磨性。

  一层一层的蒲草层,除了耐磨,还能更好地减震,也容易固定住。

  蒲草层铺完之后,周瑜就把皮革割开,做成比车轮的宽度略宽的皮革长条。

  然后把皮革长条包裹在订满蒲草的车轮上,再用铁丝和铁钉牢牢固定住,减震车轮就做好了。

  就是不知道,减震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