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千年
作者:爱吃糖虫子      更新:2022-05-08 23:43      字数:4612
  弥勒开口道:“我家老师与当今人皇有旧,愿意促成人龙两族之结盟。”

  四大龙王闻言,顿时眼中出现一道兴奋的神色,人族乃是目前的天地主角,若是能和人族签上关系却是大大的好!

  “当真?”

  弥勒微笑道:“绝无虚言。”

  突然敖广微微一笑,对着弥勒开口道:“大师,我家有一个侄儿资质不凡,希望大师收留在身旁端茶递水。”

  弥勒闻言,先是稍稍皱眉,紧接着便是知道这的确能让龙族安心。

  “不知道是何人啊?”

  “正是我家三弟长子敖难。”

  弥勒闻言,稍稍点头:“我要见他一面!”

  敖广点头微笑道:“自然!”

  ……

  不一会儿宫殿之中,一道白袍青年被带到殿上。

  “小侄,见过两位伯父和叔父!”敖难进来后,先是朝着敖广等龙王见礼。

  “贤侄免礼!”敖广将敖难扶起,然后将其拉到弥勒身边,说道:“贤侄快快拜见弥勒大师!”

  “拜见大师!”

  “你就是敖难?”弥勒故作严肃的说道。

  “禀大师,小龙正是敖难!”敖难不骄不躁的回道。

  “不错,心性不凡,又气宇轩昂,不错!”弥勒稍稍打量其一番之后,很满意的点头说道。

  “你可愿拜我为师?”弥勒中气十足的说道。

  “啊!”敖难一声惊呼,显得不知所措。

  敖难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拜师学艺的一天,他乃是西海太子,他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他必然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怎么,你不愿意?”弥勒带着一丝笑意的看着敖难。

  “小龙不敢!”敖难惊呼过后,就发现三位伯父、叔父的脸色也变得惶恐了起来。

  敖难瞬间就意识到了眼前这个光头和善,身份肯定不一般。

  “弟子,拜见老师!”敖难连忙跪在地上,朝着弥勒稽首道。

  “不错,你能有这等观察力,为师很高兴!”弥勒十分欣赏的看着敖难说道。

  “此乃功德金连子,就当是为师送给你的见面礼吧!”弥勒将功德金莲子拿了出来作为拜师之礼送给了敖难。

  这功德金莲子乃是接引本体所孕育的,受无数功德点化,拥有万般玄妙,更是西方教的亲传所有,造化异常。

  四位龙王见弥勒竟然能拿出此物作为敖难的拜师之礼,也能见得弥勒的诚意。

  “多谢老师赐宝!”敖难连忙谢道,小心翼翼的接过金莲子。

  “敖难,你既然入得我教,为师当为你说明我教之来历。”弥勒再次开口道,敖难见状连忙竖耳恭听。

  “我教名叫做西方教,乃是须弥圣人所创立,为师为其座下首徒,弥勒是也。”

  “而你则是为师的第二个徒弟,你的师兄乃是人族五帝之一的大禹。”

  听着弥勒的介绍,敖难对于眼前的这位便宜老师算是有了一个直观感受,那就是震撼。

  敖难根本想不到弥勒会是圣人首徒,自己的师兄竟然是大禹,敖难瞬间激动万分。

  “道友既然如此看重我这师侄,我们这些作为长辈的,自然也不能小气。”

  敖广率先开口道。“我龙宫宝物无数,其中有一件神兵自从龙汉量劫后,就一直藏于我那宝室之中,锋芒尽收,今日老龙我就拿出来赠予贤侄了!”

  此话一出,顿时引来了另外三位龙王的诧异,没想到敖广竟然如此慷慨解囊。

  弥勒也十分好奇敖广会送什么宝物给自己的徒弟,弥勒之前拿出功德金莲子,就是想抛砖引玉,让四位龙王大方一回。

  就在大家好奇之际,敖广已经吩咐虾兵们去龙宫藏宝室里取出了要送于敖难的宝物。

  只见虾兵们抗着一把长枪,缓缓走了进来,步伐沉重,可见这杆长枪有何等重量。

  长枪才出现在三位龙王眼前,他们就纷纷露出震惊的神色,万万没想到敖广会送上这等神物。

  弥勒见三位龙王一脸震惊,对这杆长枪更加在意了起来,仔细看了过去,但是并没有发现这杆长枪的非凡之处。这杆长枪枪身黝黑,材质非金非玉非铜非铁,与诛仙四剑颇有些相似,表面上看似普通至极,但是又不那么平凡。

  弥勒对于此物里外里看了几遍,都没有找出此枪的不凡之处,这让弥勒更加好奇了。

  “此枪乃是噬魂枪,西方魔教的后天极品灵宝,据说是魔祖仿造至宝弑神枪而炼制,也是妙用无穷。”一旁的敖广得意的说道。

  弥勒自然是知道这弑神枪在自家师祖手中,现在看到这个仿制品,即便是魔祖所炼制仿制品,心中毫无波澜。

  在他眼中自家师祖有着乾坤鼎在手,炼器之法天下第一,这一柄噬魂枪也算不得什么。

  倒是一旁的敖难素来喜好长枪,一见到此枪,就从心底被其吸引了,难以自拨,双目泛着绿光的紧紧盯着此枪,一动不动,渐渐入了魔障。

  “还不醒来!”

  就在敖难陷入魔障之际,弥勒那蕴含大道之音的声音在敖难的心头响起,如一道惊雷将其拉了回来。

  敖难清醒过来后,满头大汗,一脸后怕之色,双目也不敢在看向噬魂枪,生怕自己被其所吸引陷入其中。

  见敖难险些走火入魔,无论是敖闰,还是敖广和另外两位龙王皆是一脸震惊,不知道为何会有此一幕。

  除了敖难,在场之人,就连那些扛枪的虾兵都一点事没有。

  “这噬魂枪虽好,但还不是敖难此刻所能承受的。”弥勒神色凝重的说道。

  “这噬魂枪毕竟是魔祖罗睺炼制的宝物,蕴含魔性,一旦被其所吸引,将会激发其中的魔性,从而走火入魔,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那该如何是好啊?”

  这噬魂枪险些让敖难走火入魔,要不是弥勒及时出手,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无妨!此枪虽然魔性深重,但是依然可以赐给敖难。等以后敖难修为提高了,境界提升了,自然就能驾驭此宝了。”弥勒缓缓说道。

  “不过在这之前,我自会出手将其封印一番,等以后敖难能真正驾驭它时,在解开封印。”

  “有劳道友了!”敖广他们四位龙王连忙拜谢道。

  “敖难乃是我之弟子,此乃我分内之事!”弥勒淡淡的说道。

  “轰!”

  就在这时,一道佛光从弥勒身上迸发出来,将整个大殿都震的一阵颤抖。

  四位龙王脸色惊惧的看着弥勒,再次被弥勒的威势所慑,看向弥勒的目光也是复杂了起来。

  弥勒左手一抬,佛光瞬间被牵引,朝着噬魂枪而去。

  良久之后佛光渐渐散去,这噬魂枪之中的魔气也是渐渐变得收敛起来。

  ……

  地仙界的人族在帝辛的带领之下,也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时期。

  人族日益繁衍,一座座城市、镇村在地仙界拨地而起,重新建立九鼎,此时的地仙界之中人皇帝辛当得上是盛世浩大,人族的实力不断的增强。

  人间界的人族处境就不一样了,有了仙人不得下凡的限制之后,修仙之法渐渐在大地上失传。

  而且灵气的稀少,各种精怪也是日渐消失,褪去了灵性。

  千年时间转眼而过,这五百年时光对于仙神来说,或许不算什么,就是弹指一挥间的事。

  但是对于人间界的普通凡人来说,那真是沧海桑田。

  在人间界和地仙界走的道路却是不同的,虽然没有大周,但是人间无雄主,依旧不免走向春秋的格局。

  此时的须弥山之中,任太虚微微一笑:“百家争鸣之象。人族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

  又是传音与孔宣:“前来见我!”

  孔宣闻言连忙到了任太虚面前拜倒:“拜见老师!”

  任太虚也是满意的看着自己这个弟子,上一次须弥将之救回来之后,就让孔宣拜入自己门下,开口道:“人间又是起了波澜,却是你的机缘!”

  “是!”

  ……

  却说圣人被禁足,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化神行走天下。

  此时老子的一道化身李耳便是来到了人间界,一路西行,来到了函谷关前。

  话说这函谷关守将名为关尹,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从众多古籍中,关尹找到了一丝修仙之法,修炼了十几年,也是有不小的成就,学会了一些小道。

  就在李耳达到函谷关的前一夜,关尹发生星象异常,有一团隐晦的紫气从东方而来,这让关尹大惊失色,彻夜难眠。

  第二天一早,关尹就来到函谷关城楼上,以自己所学的一些小道辨别东来通关之人可有什么异象。

  皇天不负有心人,李耳才坐着青牛缓缓而来,就被关尹看到了。

  关尹用那微末的小道看过去,发现李耳不能视,无法视,隐隐有一团紫气笼罩在其周身。

  关尹大惊,连忙从城楼上跑了下来。

  李耳骑牛而来,自然发现了有人在城楼上探之自己。

  李耳微微一算,顿时就知道了来龙去脉,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意。

  “没想到这等地方,居然还有人与老道我有缘,真是天机难测啊!”

  关尹跌跌撞撞的跑到了李耳的身前,满头大汗,脸色泛红,喘着粗气,衣衫凌乱,显得很狼狈。

  “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

  关尹先是整理了下衣衫,然后朗声诵念了起来。

  “关尹叩见圣人!”朗诵完后,关尹跪在地上向李耳拜道。

  “大人何以称呼老道为‘圣人’?”李耳淡淡的说道。

  “昨夜小将夜观星象,发现紫气东来,今日就见圣人骑牛而来,小将于城楼上远远观之,只见圣人周身隐隐笼罩一股紫气,视不得,看不得。”关尹跪在地上说道。

  “而且小将曾听闻有一老者骑一青牛,四处游历,学问渊博,凡问必答,无所不知,这与圣人的情形十分吻合。”

  “你能有此心实属不易,此乃我这次下凡游历所著之经书,就赐予你吧!”说着,老子拿出了一卷经书递给了关尹。

  关尹见状,欣喜若狂,连忙小心翼翼接了过去,捧在手心,然后朝着李耳深深一拜。

  “弟子谢过老师恩赐!”关尹也是一个玲珑人,顺藤上树。

  “此卷经书名为《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当好生修炼,不要辱没了它!”李耳表情万古不变的说道。

  “弟子谨遵师命!”关尹再次躬身拜道。

  当关尹再次立起身子后,眼前再无一物,

  关尹震惊不已,对于这段手段惊为天人,朝着李耳远去的方向三叩九拜起来。

  随后,关尹回到关中,简单的收拾了一番后,背着包裹毅然离开了函谷关,同样西出函谷关,但是却没有找到李耳的踪迹,最后进入到了蜀山一带,于峨眉山中修道。

  李耳出了函谷关后,来到更加偏西的苦寒之地。

  “差不多了!”李耳轻声低语,青牛听道此话后,也停了下来。

  “嗖!”李耳大手一挥,一道人影瞬间出现在了他的身前,李耳看着身前的人影,轻声问道。

  “多宝,我之前所说之话,你可考虑清楚了?”

  “弟子已经想好了,弟子愿意!”多宝目光坚毅的说道。

  之前有着血海相助,截教小胜了一筹,但是多宝依旧被老子擒拿住,准备利用他行化胡为佛的大事。

  封神之后,天道大势已经渐渐明朗,西方大兴之势已经跃然到了纸上,诸位圣人皆能从天机获得明确的信息。

  西方大兴之势乃天道注定,但是并不是不可改。

  天道此番所显之大势只是说西方大兴,但是西方如何大兴,大兴到何等程度皆是未定,也就使得未来存在了变数。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老子自然不能坐视西方大兴,所以威胁多宝,让其心甘情愿化胡为佛,分走西方气运。

  “好了,不说这个了,时辰不早了,我等已该将此事了结了!”

  李耳话锋一转,他也怕再出现什么变故,使得此事被搅黄,影响到他的大计。

  “是,师伯!”多宝轻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