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纺织工厂
作者:冬已至春将来      更新:2022-05-04 00:15      字数:6025
  一日之后,蔡复的商船抵达最近的港口,一箱箱的货物从商船上卸下,开始运往远处的文都。

  运输的过程耗时七天左右,这种路上运输最为耗时耗力,所以蔡复即使明知道要被武国宰割,他也来不及更换到其他国家。

  七日后。

  蔡复的商队浩浩荡荡的抵达了文都郊外。

  此刻,蔡复、杜千和陆州,三人站在商队的最前面,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文都城墙。

  三人心中的心思各不相同。

  蔡复心里最没底,但也是最希望出现奇迹的人,他希望看到一个繁荣至极的文都;

  杜千心里也有些忐忑,他对君主有信心,但他不知道君主该如何完成文书上的承诺,就像他不知道君主如何击溃三千叛军一样;

  陆州的嘴角则带着玩味的笑容,他这几天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陈统或许只是和叛军达成了某种协议,换来平叛的假象,说不定叛军现在正在文都,当着陈统的面烧杀抢掠。

  他能想象出到了文都,看到破败的文都后,蔡复绝望的样子,心里盘算着六倍的价格又能多赚一笔。

  “走,去文都。”蔡复一声令下,商队开始向着文都的方向前进。

  终于,文都的城墙出现了众人的视野中。

  当见到文都的城墙时,想象中破败不堪的场景根本没有出现!

  截然相反的是,眼前文都的城墙焕然一新,城门换上了厚重的大门,城墙也比去年高了一截,城墙上每一个弓箭射击的位置,都赫然站着一名昂首挺胸的士兵。

  在城门口,还站着五十名穿着统一军服的士兵,这些士兵在烈日下一动不动,犹如雕塑,透露出一股精锐之师的气势,甚至堪比大宗国都城的护卫军。

  蔡复顿时眼前一亮,眼前刚遭逢大难的文都,居然比去年蔡复来的时候更加气势十足,俨然一个繁华小城的样子。

  蔡复不禁大笑一声,杜千在看到如此景象后,也是面色一喜。

  陆州则皱起眉头,怎么回事?这和他想象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啊?

  叛军呢?难不成叛军真的被消灭了?

  眼前的文都繁华安定,哪有半点衰落的迹象!

  一时间,陆州有点怀疑自己的推测了。

  商队刚来到城门,早已等待已久的刘勇走了出来,向蔡复敬了个军礼,这是陈统在新军里推行的礼仪。

  蔡复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军礼,也跟着刘勇的动作,回了一个礼。

  核实了蔡复的身份后,刘勇命令军队打开城门,让蔡复的商队进城。

  浩浩荡荡的商队进入文都,文都每年最繁忙的时候到了!

  进了文都城内,蔡复对文都内的情况更为惊讶。

  整个文都里,街道干净整齐,街道上的行人全都满面红光,想象中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惨状根本不存在!

  一队士兵带着商队先行前往纺织工厂,蔡复一行则跟随着刘勇,先去皇室宫殿见陈统。

  来到了皇室宫殿,宫殿之外青铜武士威武雄壮,百步之内无人敢靠近,过往的民众都对皇室宫殿充满敬畏和崇敬。

  和平安定,皇室昌盛,这是蔡复对文都的第一印象。

  进了宫殿,蔡复一行见到了陈统。

  陈统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和蔡复进行了基本的礼仪迎接后,陈统笑着说道:“蔡复,去见见我新建的工厂?”

  蔡复闻言精神一振,新上任的君主行事果断,没有拖泥带水,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这也是蔡复所希望的,他迫切的想要知道,君主文书上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一行青铜武士在前开路,陈统带着众人来到了文都的纺织工厂。

  纺织工厂建在文都郊区,由一个个连接成片的简易木房组建而成,每间房子里都是一个车间,里面摆放着丝布纺纱机和飞梭,工人们早已热火朝天的开始了生产。

  见到如此规模的工厂,蔡复略带惊叹的称赞了一声。

  一旁的陆州也被宏大的规模微微惊讶,他也是头一次见到这种工厂。

  不过随即陆州皱了皱眉头,建这种所谓的工厂有什么用?

  在陆州的认知里,最好的方法,就是领到原材料后,分发给民众在家里完成。

  平白无故的多建造一个工厂,劳民伤财不说,无非就是把人聚集到一起来加工,这和分发下去有什么区别?

  难不成聚集到一起工作,速度就能快十倍以上?

  痴人说梦!

  陆州嘴上不敢说,但是心里对这名文国君主不屑一顾,这只是一个爱说大话的人,喜欢做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事情。

  在蔡复的商队来到文都时,原材料就开始源源不断的送往纺织工厂里,此刻的纺织工厂,正在开足马力的纺纱织布。

  众人进了工厂车间后,见到工人们坐在一辆辆机器前,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快速生产。

  一见到丝布纺织车,原本和陈统谈笑风生的蔡复,突然脚步一愣,像是见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景象。

  后面跟着的其他商队人员,见状都有些愣神,他们跟随蔡复走南闯北,从没见过能让蔡复如此惊讶的情况。

  他们顺着蔡复的目光望去,见到了一辆辆丝布纺纱机。

  每一架丝布纺纱机,只有一名工人操作,但是在纺纱机的另一头,居然同时纺出了十根纱线!

  随行的众人全都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深深的震惊。

  在他们的认知里,一名工人纺织一根纱线,这是几十年来从未改变的情况,已经成了他们认知的一部分。

  可是眼前的景象,却对他们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名工人居然能同时纺织十根纱线?

  闻所未闻!

  而且每根纱线的纺织速度,居然还比纺织一根纱线要快很多!

  “这......这......”蔡复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旁边的陆州,则像是见了鬼一般,瞪大了眼睛。

  陆州和副官对视了一眼,都能对方眼神中看到了一丝恐惧。

  文国什么时候有了如此强大的生产力?这足以让武国深为恐惧。

  陈统则在一旁笑而不语,微笑着看着众生百态。

  片刻后,蔡复才从极度震惊中回过神来,“君主,蔡某能不能上前看看?”蔡复问道。

  “当然。”陈统点点头。

  系统商城里的丝布纺纱机,在关键的位置上,外面都蒙了一层木壳,用来保护里面的核心结构不被人窃取。

  这也是陈统建造工厂的一个原因,将丝布纺纱机统一管理,防止被外人偷学了机器的构造。

  蔡复近距离走上前去,看着纺出来的纱线。

  他做丝布生意也有十几年了,对于纱线的好坏,一眼就能看出来。

  让蔡复更为震惊的是,眼前这些纺出来的纱线,质量居然比以往的纱线还要好,更加光滑,加工出布匹的质量肯定会提升一个档次!

  这更加刷新了蔡复的认知,速度与质量不可兼得,这很正常,速度快了,那么做出来的质量肯定有所下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可是眼前的这台纺纱机,不仅速度更快,而且加工出的质量居然更好!

  蔡复顿时深吸一口气,他有预感,文都在纺织业的分量,将会迎来颠覆性的提升。

  陆州也凑上前看着这些纱线,越看陆州的心越凉,不可能!

  陆州几乎要在心里咆哮出来,这不可能做到!这根本就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东西!

  陈统的下一句话又给了陆州致命一击。

  “像这样的纺纱机,我们有一千台,我们的工人三班轮换,白天夜里不停歇的纺纱,蔡复,现在你觉得我文都能不能吃下你的货物?”

  三班轮换,白天黑夜都不停歇?

  陆州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样的概念,他终于明白了工厂的恐怖,要是将丝布分发给民众在家去做,一个人的精力总归是有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顶多能工作一个白天,这已经是极限了。

  可是陈统搭建了工厂,直接将工作时间铺满了白天黑夜,如此算下来的话,效率更是提高了两倍不止!

  本来效率就提升了十倍,现在又提升两倍,这简直是几十倍的提升效率!

  五千万钱的原料纺纱,哪还能轮到武国的份!

  蔡复激动不已,他向陈统深深一躬,说道:“君主,能发明这种机器的人,简直是纺织业的旷古奇才啊!”

  这句话蔡复是发自内心的,没人比他更懂丝布纺纱机的未来价值,这简直是一个能颠覆纺织业的奇迹!

  陈统笑而不语,一旁的赵猛适时的说道:“这些机器都是君主做出来的。”

  闻言,蔡复惊讶的看向眼前的文国君主,这种颠覆时代的产品,居然出自这位君主之手?

  陈统则赞许的看了眼赵猛,这种装逼的话赵猛说出来更合适,陈统身为一国之君当然要矜持一些,这才有幕后大佬的格调。

  陆州也是震惊的看向陈统,之前对陈统的轻蔑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这是一个让武国恐惧的对手!

  此刻对蔡复对陈统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样的君主当真是神人啊!

  见到蔡复一行激动的样子,一旁的赵猛感觉有点好笑,他按照君主之前的叮嘱,说话留了一分,没将这是君主变出来的说出来。

  要是蔡复知道,这些纺纱机都是君主凭空变出来的,不知道会惊讶到何种失态的样子。

  想到这里,赵猛不由得涌起一股自豪感。

  文国衰弱太久了,在外来富商的面前,从来都只有惊叹外来富商带来的货物,如今文国能拿出让十国商人如此震惊的东西,让赵猛身为文国人深感自豪,对眼前的君主也更加敬佩。

  陈统这时又说道:“蔡复,把你五千万钱货物都交给文都,我文都不仅能提前十天完成加工,而且只收取你九成的费用。”

  听到能提前十天完工,蔡复更是激动不已,要是如此,他就能更早的将货物运送到大宗国,会给大宗国的皇室留下更好的印象,日后的订单那还不是源源不绝。

  蔡复连忙说道:“君主如此神威,对蔡某雪中送炭,解了蔡某燃眉之急,蔡某愿意多出五成的费用,表达蔡某的感激之情。”

  陈统哈哈大笑,说道:“不必了,君无戏言,说只收九成,就只收九成,文国向来重情重义,知恩图报。”

  陈统的这一番话,再次收割了一波蔡复的好感。

  蔡复想到武国坐地起价的丑恶嘴脸,再看到面前的文国君主如此仁义,陈统有了这么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要两倍的价钱,蔡复也绝对会同意。

  但是陈统不仅没有仗势欺人,反倒还主动让利给蔡复,蔡复见多识广,知道强大的时候不仗势欺人,已经是仁义之至,还能主动为对方考虑,这更是需要宽阔的胸襟。

  强而不霸,高瞻远瞩,这才是雄才伟略之君的气度!

  蔡复深深一躬,说道:“蔡某谢过君主。蔡某做生意多年,也认识了很多朋友,等到蔡某返回故地后,一定向他们介绍文都的纺织工厂。”

  陈统微笑着满意点头,他的让利收获了蔡复的好感,也获得了蔡复的人脉。

  陈统想要将文都打造成丝布之都,自然离不开蔡复的人脉。

  后续随着蔡复的宣传,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文都,到时候各种纺织品都流入文都加工生产,这才是能改变文都的大事,相比之下,一成的让利不过是蝇头小利。

  跟随在蔡复后面的众人,也全都对陈统佩服有加,如此强大又不霸道的君主,最是能深得人心。

  这些人有的是蔡复的手下,有的则是别的商人的手下,来蔡复身边交流学习,可以想象的到,等他们回去后,肯定会向各自的商人宣传陈统和文都,到时候文都的各项贸易也会水涨船高。

  随后,陈统又带着他们经过了几个车间,来到了放有飞梭的车间。

  在这些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用飞梭将纱线纺织成布。

  蔡复一行上前打量起飞梭,见到飞梭后,蔡复更是震惊不已。

  这种飞梭相比于普通的梭子,只需要一人操作,而且织出的布更宽,更光滑细腻。

  如此下来,生产出的布料质量更为上乘,远比武国加工的布料要好上太多了,甚至能达到大宗国顶尖的水准!

  “纺纱的工序也交给我们文国来做如何?我们也能保证提前十天完成,而且我只收取八成的费用。”陈统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当然,这是蔡某的荣幸!”蔡复连连答应道,不用说,这些飞梭也是这位君主的功劳,这让蔡复对陈统更为敬佩。

  一时间,蔡复不仅感慨万千,就在不久前,蔡复还面临破产的危机,现在短短一天时间里,蔡复的命运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

  算下来的话,蔡复能提前二十天完工,而且还能大赚一笔,让贸易更上一层楼!

  而这,全都是陈统的功劳,全都依靠陈统的纺织工厂!

  蔡复心中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这种神威又仁义的君主,一定要拼尽全力的结交,这可是一根粗大腿啊。

  直到这时,一旁的陆州再也忍不住了,陈统抢回去了纺纱工序就不说了,那本就是文国的工序,在文国君主面前陆州也不好说什么。

  可是现在陈统又用飞梭,将纱线织布的工序也要抢过去,那原本可是武国的工序啊,武国还指望着大赚一笔!

  要是被陈统抢过去了,武国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此巨大的反差,让陆州无法接受。

  要知道,武国早已认为文国吃不掉货物,因此按照武国的准备,是要纺织和织布这五千万钱的货物的。

  因此武国早早的将大量人手聚集到武国都城,足足有十万之多,等待着货物的到来。

  平白聚集了十万的人口,这都是需要钱和粮食的!

  做成了生意还好说,武国能大赚一笔,但是要是被陈统釜底抽薪,那武国不仅一分钱赚不到,而且聚集的那么多人手,花费的那么大开销,岂不是全都要武国承担了。

  那么大的一笔开销,足以让武国国库空虚!

  “文王,这织布的工序,可一直都是武国应该做的,这么夺过去不太合适吧。”陆州硬着头皮说道。

  陈统看了眼陆州,没有说话,和一个敌国的丝布官争论,会贬低了陈统的身份。

  一旁的杜千站了出来,说道:“陆大人,这么说就不合适了。你问问蔡大人,他是愿意交给文国来做,还是让你们武国来做?”

  陆州心想这还要问么,文国只收八成费用,武国要收五倍的费用,蔡复脑子只要没问题,就巴不得让文国都做了。

  “杜大人,文国这么做不合规矩。”陆州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要是真丢了这笔大生意,他能被武王生吞活剥。

  杜千毫不客气的回击道:“我记得陆大人之前说过——‘挣钱是凭本事挣的,蔡大人要是有能耐,就找文国去啊,让文国吃掉这些货物。’现在蔡大人找到了君主,我们文国吃下了这些货物,这不是正和了陆大人的心意么。”

  闻言,陆州的脸顿时一阵红一阵白。

  杜原又补刀道:“我想起了陆大人之前说的一句话——没有能耐,就活该亏钱!”

  “你......你......”陆州一时气得说不出话来,可偏偏又无法反驳。

  见情况不妙,陆州知道,武国遇到大麻烦了。

  他甚至等不及参加晚上的宴会,草草的向陈统告辞,立刻带着自己的副官,连夜朝着武国的方向赶去,急着向武国君主汇报这一巨大的变故。

  陆州的走丝毫不影响陈统和蔡复的合作,随后,陈统又带着蔡复的商队在纺织工厂里转了几圈,越是看到这些情况,蔡复对文国的能力越是充满信心。

  参观完了纺织工厂,合作的事宜基本敲定,接下来陈统便先回了宫殿,至于具体的商讨细节,则交给杜千和蔡复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