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御驾亲征
作者:唱歌的小溪      更新:2022-05-03 01:47      字数:2219
  “七郎,我要去宋辽边境,我要去找隆绪。”卉儿豁然站起,就要下船。

  她怎么都没有想到,隆绪的经历居然如此悲惨。怪不得她不让自己知道他要做什么,谁愿意提起自己的亲娘对自己的迫害?谁愿意将如此不堪的事实摆在别人面前?即使那个人是自己最爱的人,也很难启口的吧?

  “等等,卉儿,我们陪你去。”柳勇喊住了她。以他对隆绪的了解,只有找到耶律隆绪,才能真正化解宋辽之间这么多年来在边境上的摩擦。

  “对,妹妹,姐姐也陪你去。不找到隆绪,我们不回来!”

  “对!我陪你去!”

  柳晴、柳炜、卉儿和虫娘,也拉住卉儿的手,说要陪她去找隆绪。

  “先在船上把饭吃了,我们就出发。我们先走水路,让灵云可以休息几日。然后换成快马,去往定州。”柳勇开口,算是同意了大家一起去。

  虫娘赶紧去厨房里催饭,柳晴去船长那里告诉他改变航向。

  吃过饭后,该休息的都抓紧时间休息,不休息的人就为即将的远行做准备。

  其实,宋辽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自咸平二年(999)开始,辽国陆续派兵在大宋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无辜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虽然宋军在杨延朗(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契丹的入侵,但辽国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愈益增大。

  而公元986年(雍熙三年),为收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宋太宗派遣二十万大军分兵四路伐辽。

  最初,四路大军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失地。但随着西北路军米信部新城会战失利及东路军曹彬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宋太宗急令宋军四路大军撤退,并命潘美、杨业统率的西路军护送百姓内迁。杨业一部孤军奋战,最后负伤被俘,被紫灵云从契丹救回。从此只有隐姓埋名,在琅琊阁效力。

  雍熙北伐惨败后,大宋对辽国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国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

  自此,宋辽战争长达25年,其目的就是在于争夺燕云十六州。由于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它的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契丹本部地区发达。因此契丹统治者对这一地区的重要性有着足够的重视,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对峙的北方,成为大辽帝国。

  此次,辽国在北宋边境不断挑衅,直至挥师进逼,可见其觊觎中原之心,其妄图吞并北宋,因而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

  不说柳勇他们怎么赶往宋辽边境,在汴京城内,大宋的皇宫之中,正发生着一场唇枪舌战。

  “皇上,辽国此次入侵我大宋,是有备而来,简直是势如破竹。臣以为我们应该尽快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否则再迟些日子,辽军就打到汴京城了。”大臣陈尧叟擦着冷汗站出来说,他似乎已经看见,契丹人的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皇上,臣以为益州不能定位新都。那里太偏远了,迁都过去危险重重。”说话的是大臣王钦若,他面怼陈尧叟:“陈大人难道没有读过,李白的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吗?”

  “王爱卿以为该如何呢?”真宗赵恒一听,也立刻否决了陈尧叟的提议。

  “皇上,臣以为我们应该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升州地处江南,鱼米之乡,又有长江天险。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乃是新都的不二之选。”王钦若说得头头是道,极得赵恒的认可。

  “荒谬!你们这是要把大好的大宋江山拱手让给契丹人吗?”宰相寇准站了出来,对赵恒启奏:“皇上,臣以为不能迁都啊!”

  “寇爱卿不愿意迁都?”赵恒奇怪的问。他以为,辽军都已经破了大宋十几个城池,打到汴京来也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身为宰相,难道寇准就不怕死吗?

  “皇上,论兵强马壮,我大宋不输辽国。论国力资本,大宋比辽国番邦优越太多。我军与辽国相比,所缺的只有一样:士气!臣以为只要御驾亲征,此次战斗大宋必胜。”

  “这……”御驾亲征,这样的事情上赵恒做梦都不曾想过的。他低下头迟疑不决,不敢下这个赌注。

  “皇上,臣这里还有万民书,他们都希望皇上不要放弃边境上的大宋子民。”寇准将万民书呈现到赵恒手里。

  赵恒展开万民书一看,里面多是对他的溢美之辞。百姓纷纷要求皇上御驾亲征,将赵恒将要建立的功业夸大到与赵匡胤一样的伟大。

  赵恒一看心动了,激起了他对建功立业的向往。

  于是,宋真宗在寇准的威逼利诱之下被迫北上。

  寇准在定州倚重的将领是在历次抗辽战斗中屡立战功的杨嗣和杨六郎等人。杨六郎见真宗亲征,以为收复燕云十六州有希望,上疏建议却未被赵恒采纳。

  赵恒虽然人已到了两军阵前,却躲在城中,迟迟不肯在士兵面前现身。一会儿怕有尖细要暗杀他,一会儿又怕乱箭伤着了龙体,反正就是百般推脱。

  一时之间,宋辽两军陷入了对持的局面。

  柳勇与紫灵云几人,换上了汗血宝马日夜兼程,歇马不歇人的往主战场奔去。

  当然,柳勇并不担心大宋的江山有什么损失。反正檀渊之盟的结局他也是知道的,不就是宋朝每年向契丹进贡三十万岁币吗?这点钱,赵恒还出得起。

  不过,耶律隆绪的生死,确实令人担忧。如果真的让萧太后做了辽国的女皇,大宋的历史也许迟早会有改变。

  此次辽国举兵三十万,不就已经暴露了萧太后的狼子野心吗?

  柳勇只担心天下苍生,从此再无平静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