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作者:爱吃糖三角      更新:2022-10-13 06:32      字数:2354
  乾清宫内,泰昌皇帝如何震慑朝中重臣,如何教导朱由校。

  这些事情,已经离开了乾清宫的周宁,自然是不得而知。

  他奉旨退出前乾清宫以后,直接就返回了东宫之内,将他手底下的赵正、朱大典、张震等人召集了起来。

  身上穿着一袭锦绣飞鱼服,腰间跨上一柄鎏金绣春刀,周宁来到了麾下一众心腹亲信的面前。

  至于原本的虎魄刀,则是被周宁缩小到了一寸左右,贴身收藏了起来。

  眼见得周宁的瞬间,赵正、朱大典、张震等百余人,当即躬身行礼说道“卑职拜见大人!”

  此时此刻,他们所有人的眼眸当中,皆尽泛起了一抹震惊与兴奋的神色。

  震惊是因为周宁这一身穿着配饰,飞鱼服和绣春刀,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得到的殊荣。

  眼下自家大人却是得到了这样一身特殊赏赐。

  看样子,自家大人十有是再次高升了啊!

  自家大人向来不会亏待手底下的兄弟,如果大人高升了,他们这些人也同样会随之水涨船高。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正、朱大典、张震等人的眼眸深处,皆尽闪过了一抹欣喜兴奋之色。

  “随本官前往锦衣卫府衙!”

  周宁也并没有过多解释什么,他按着绣春刀的刀柄,沉声开口说道。

  “是,大人!”

  在赵正、朱大典、张震三人的带领之下,所有锦衣卫旗校齐齐躬身应声道。

  随即,周宁便带着他们离开了东宫,朝着紫禁城之外走了出去。

  锦衣卫作为天子亲军,其地位之崇高,远不是寻常的京卫指挥使司所能够比拟的存在。

  这一点从锦衣卫的指挥使司府衙驻地上面,就能够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

  其他京卫指挥使司衙门,大多数是散落在京城的各个地方。

  而锦衣卫指挥使衙门却是不同,就坐落在皇宫大内的周边,十分靠近紫禁城的正门承天门。

  在锦衣卫指挥使衙门的周边,要么是五军都督府这种统领全队的最高军事机构,要么就是六部这种核心行政机构。

  这锦衣卫的指挥使衙门,实属是位于整个大明朝的核心权利机构腹地当中。

  眼下是周宁第二次来到锦衣卫府衙,但是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却是绝对不同于先前。

  先前周宁是抱着述职的目的前来,而现如今他却是以主人的心态重游。

  依照朱常洛和朱由校父子两人的意思,只要周宁不出现什么差错的话。

  待到朱由校登基继位以后,他周宁便是锦衣卫的执掌者。

  眼下是北镇抚司的镇抚使,未来则是整个锦衣卫的指挥使。

  大明朝锦衣卫,京都之内下设十四个千户所。

  其中北镇抚司五个,南镇抚司五个。

  至于剩下的四个,大都是一些靠着父辈蒙荫没啥本事混吃等死的世袭锦衣卫聚集处。

  放眼整个锦衣卫当中,最为重要的衙门,自然是拥有诏狱的北镇抚司。

  北镇抚司是洪武十五年添设,拥有诏狱,可以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犯人。

  不必经过大理寺、刑部等,一般司法机构审理。

  大明嘉靖一朝,北镇抚司的权利达到了最顶峰。

  嘉靖帝二十余年未曾上朝,而天下尽在掌控之中。

  这其中,北镇抚司监察天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即便是在先前的万历一朝,锦衣卫的权威亦是十分庞大。

  先前朱常洛擢升周宁的时候,同时也有旨意传达到了锦衣卫府衙之内。

  此时此刻,专属于北镇抚司的衙门里面,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加起来足有近百人。

  他们都在等待着新任镇抚使大人的到来。

  而原北镇抚使崔应元,此刻则是大马金刀的端坐在府衙正中央的位置。

  他手握镇抚使的金印,脸上的神色十分地阴沉。

  崔应元,乃是泰昌皇帝登基继位以后,由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所保举的北镇抚司镇抚使。

  万历朝之时北镇抚司的镇抚使,因为受到清算,已经在周宁返回京都以前,就被贬到陪都应天府去了。

  结果谁曾想到,崔应元刚刚任职北镇抚司的镇抚使不足一个月。

  他就因为泰昌皇帝安排后事的缘故,再一次腾出了镇抚使的位置。

  北镇抚司的镇抚使,官居从四品。

  在整个锦衣卫衙门当中,属于是第四层次的官员。

  其上还有正三品的指挥使一人,从三品的指挥同知两人,正四品的指挥佥事三人。

  但这仅仅只是表面上的情况而已。

  论及权势来说,北镇抚司掌控着锦衣卫的诏狱。

  其中的镇抚使,绝对属于是锦衣卫当中不折不扣的二号人物。

  而泰昌皇帝为了给朱由校部署根基班底,他将崔应元这个镇抚使提升到了指挥佥事的位置上。

  看似是由从四品晋升到了正四品,但这实际是明升暗降。

  锦衣卫的指挥佥事,分管屯田、训练、司务等事。

  但要知道,更高一级的指挥同知,职责也是这些。

  这两个职位,其实就就相当于锦衣卫衙门里的文官职位。

  跟执掌诏狱,手握重权的北镇抚司镇抚使而言,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

  自锦衣卫建立一来,锦衣卫的指挥使,绝大多数都是从北镇抚司镇抚使的位置上面晋升而来。

  很少听说过有指挥同知和指挥佥事,还能够有机会晋升成为指挥使的。

  从手握大权,到成为边缘人物,崔应元的心里面又怎么可能好受呢。

  对于那个抢走了自己权势,甚至是直接使得自己未来前程夭折的周宁,崔应元自然是怨忿不已。

  可就算是崔应元的心里面再过不情愿,他也根本没有分毫半点的反抗能力。

  锦衣卫虽然分属于是京卫序列,可实际上就是大明皇帝的家臣。

  有关于锦衣卫当中的任命,只要大明皇帝做出了决定,根本无需其他朝臣进行商议。

  无论是内阁和吏部也好,又或者是五军都督府也罢,完全没有资格触及到锦衣卫内部的升迁与贬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