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兄妹
作者:梦吴越      更新:2022-04-25 04:58      字数:3079
  “刘招孙,你,你这禽兽,你对我妹妹做了什么!”

  裴大虎挥刀便要格杀这刺客,刘总兵连忙和制止,捂住喷涌而出的鼻血,望向朝天使,瓮声瓮气道:

  “大久哥?”

  康应乾摇头叹息,一脸鄙夷:“大舅哥,大舅哥,这就认亲了,真不要脸!果然色迷心窍!无药可救!”

  刘招孙没听老康说话,顾不上鼻子流血,推开裴大虎,上前将大久哥扶起,上下打量一番。

  “你,你就是····金大久?虞姬失散多年的兄长?我听她提起过你,上次在京师,在京师献俘时见过你。”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认亲。

  如果不是身处浑河战场,怕是以为又穿越到了韩国爱情剧。

  “欧巴····不,大舅哥,好久不见,你是怎么来的?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前几天正忙着打建奴······康监军,康大人,快,快赐座!”

  康应乾强压住怒火。

  金大久拔出佩剑,指着刘招孙道:“无耻之徒,休要和我套近乎!说,我妹妹为何这样了?不说个明白,我···”

  康应乾看得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一把抓住金大久,把金虞姬擂鼓战浑河,刘招孙挥剑平建奴给这位大久哥说了,最后不忘总结道:

  “刘总兵对金姑娘,真是一往情深······这份痴情,老夫恨不能把他……老夫很感动!”

  康应乾眼中含泪。

  “刘总兵为给你们金家报仇,竟不顾老夫劝谏,一怒之下,把奴酋杀了!这何止是愚蠢,简直是愚蠢!”

  旁边几人见状,也连忙纷纷帮腔,在他们添油加醋的描述中,只把刘招孙说成了纣王,金虞姬变成了妲己。

  金大久这才知道自己错怪妹夫,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只知宣武将军英雄人物,没想到对小妹竟然这般用情,刚才唐突,请受在下一拜!我虽是东国小臣,礼义廉耻也是知道的!”

  刘招孙摸了摸鼻子,确定没有流血,连忙上前扶起金大久。

  两人寒暄几句,想到金虞姬不及和兄长相认,便要香消玉殒,不由悲从心来。

  刘招孙伏在床榻前,捧着她纤纤细手,失魂落魄道:

  “本想此战过后,回到开原,张灯结彩迎娶你,眼下,你走了,今生我也不娶了。”

  众人都是垂泪。

  金大久翻看妹妹留下的话本小说,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翻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睹物思人,泪如雨下,泪水哗哗落在书页上。

  康应乾上前劝慰,朝天使抹去眼泪,昂头道:

  “刘总兵对小妹如此,她泉下有知,必是欣慰,生死有命,还请刘总兵节哀。”

  “某在京师时,听闻奢崇明(1)祸乱越演越烈。辽东虽平,西南大难将至,将军千金之躯,还需保重,以后大明平定西南,还需开原军出力!”

  金大久将头扭到一边,不忍再看妹妹,临末从袍服中取出个小木匣,双手颤抖递给刘招孙。

  “这趟从京师回汉城,本想着顺带看看她,不曾想我兄妹数年未见,再见已是阴阳两隔,哎!”

  “还请刘总兵好好安葬小妹。”

  刘招孙旧伤未愈,几日寻药,早已精疲力竭,忽然听到这话,更觉伤悲,急火攻心,吐出鲜血。

  裴大虎连忙上前扶住,刘招孙摇手说自己没事。

  老宋头在旁边摇头叹息,接过木匣,顺手打开,忽然大叫起来:

  “高丽参?!”

  一株品相上佳的千年高丽参静静躺在木匣里,在烛火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

  当晚,刘招孙在北门瓮城宴请金大久满桂两人。

  和前日相比,今晚宴饮气氛明显活跃了很多。

  有酒有肉,没有歌女。刘招孙治军严苛,自然要以身作则。

  大久哥做了多年朝天使,迎来送往,酒量不凡。一脸虬髯的满桂更是海量。不过今晚主题当然不是喝酒。

  酒过三巡。

  刘招孙放下酒杯,充满期待的望向两位贵客。

  这次来沈阳,金大久不仅带来了最关键的药引——千年高丽参,带来西南奢安之乱的军情,还向刘招孙介绍了他最感兴趣的朝鲜贸易。

  大久哥毕竟是大舅哥。

  和妹妹一样,金大久性情果敢,胆子很大,他做了三年朝天使,在大明京师见识多,人脉广,路子野。

  得知刘老弟兵力强盛,只是缺钱缺粮后,他便建议刘招孙接替李家丁家在辽东的贸易,利用与林丹汗的关系(虽然也没啥关系),将商路向西边拓展,直接和蒙古人交易,牟取暴利。

  提起和蒙古人合作,刘招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满桂。

  于是,就有了这场宴会。

  刘招孙寻仙求药的这几天时间里,康应乾分给满桂一千颗建奴首级,并告诉这位长满大胡子的参将,开原军会在奏疏上帮他附带一笔,记上满桂的功劳。

  “幸得满参将及时救援,浑河浴血拼杀,斩杀奴贼一千余人,满桂身披箭伤一百二十处,尤振臂高呼:大丈夫报国,只在今日·······”

  有了这道奏疏,满桂必能升个副总兵乃至总兵。

  所谓政治就是利益交换。满桂与刘招孙性情相投,如今得了泼天军功,情谊自然更进一步。

  以夏变夷,蒙古乃是重中之重,满桂作为开原军在蓟镇、宣大等地的一个支点,可以协助对蒙古的军事行动,从这个角度上说,刘招孙也需要和此人建立密切联系。

  当然,相比感情,商业利益才是巩固同盟关系的最可靠筹码。

  “本官思虑良久,决定搭建一条全新的贸易线,西起喜峰口,东到鸭绿江,以辽东为支点,连接日本和蒙古,当然,还有大明。主要贩卖人参、盐铁、貂皮、鹰隼、还有马匹……”

  康应乾见进入正题,连忙放下手中酒杯。

  除了金大久和满桂,周围皆是刘招孙心腹,卫兵便是浑河血战中保护金虞姬击鼓的那两人,一个是张潮,一个是陶东风。

  大胡子满桂眉头紧皱,陷入沉思,他虽长得五大三粗,却是粗中有细,听刘招孙这么一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康应乾咳嗽一声,补充说:“世人皆道,建州只知射猎,不谙耕稼,老夫听闻,成化年间,女真便与朝鲜贸易互市,从朝鲜购买大量农具、耕牛、铁器,农耕渐渐兴盛。万历十一年,奴酋私自开辟了经车逾岭至茂山(今朝鲜咸镜北道富宁北古茂山)的贸易之路(注释2),贩卖农器、釜鼎、食盐,朝鲜国虽三令五申禁止,终究管不住这些野人。总之奴贼坐大,与对周边贸易不无关系。”

  金大久点头称是,没想到康应乾竟了解这么多朝鲜旧事,不由对这精瘦老头又高看一眼。

  “康监军谙熟国朝典故,对朝鲜国事务也如此熟悉,难得难得!有康大人襄助,实乃刘总兵之福!辽东之福!大明之福!”

  满桂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摇头叹息。他在蓟镇最前线抵御蒙古朵颜,对这些边境走私,倒卖盐铁的道道自然清楚。

  他也知道,不止是朝鲜,和建奴贸易的,还有辽镇一众军头,比如丁碧和李成梁。

  金大久面露惭愧:“实不相瞒,金某在汉城时,便听闻我国北方之人,常和鞑子交市。甚至有人用铁甲私自卖给建奴。[注释 3 ]女真人将所贸铁器,加工成兵器。建州的世家大户都有冶匠,可在家中设风炉造箭镞,所造弓矢强劲,战力也在叶赫辉发等部之上。”

  刘招孙脸色阴沉,后金虽然已被打残,短时期内不会对辽东造成威胁,不过斩草需要除根,还要从经济层面打压黄台吉。

  “总之,建州与朝鲜、蒙古的商路,必须予以斩断。以后,不许一斤铁料再进入后金!”

  注:

  (1)奢安之乱:奢崇明于天启元年九月于重庆起事,安邦彦于天启二年二月起兵。叛乱持续17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

  (2)李朝世祖实录[ Z].汉城: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 1980.

  (3)李朝成宗实录[ Z].汉城: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