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牵连
作者:怪诞的表哥      更新:2022-08-07 03:41      字数:3094
  燕京。

  皇宫还是金国时修建的,经历了灭金一战,已被毁得不成样子。

  耶律铸穿过应天门,正见到安童。

  安童今年才十四岁,却是在十三岁时就担任了怯薛长。

  换言之,名震天下的怯薛军、忽必烈的宿卫亲军,就是由这个小小的少年统帅。

  因为怯薛军的统帅是由博尔忽、博尔木、木华黎、赤考温这蒙古开国四大功臣后裔世袭。

  而安童是木华黎的曾孙,他的母亲是察必皇后的姐姐,他是木华黎数不胜数的后裔当中最受忽必烈喜爱的一个。

  十三岁统帅一军,这在宋朝是不可思议之事,但在大蒙古国,只要忽必烈一句话。

  四十一岁的耶律铸面对十四岁的安童很客气。

  “怯薛长,我来见陛下。”

  “我领丞相进去,大汗马上就到。”安童道“大汗让我也参与议事,是平定李璮叛乱的消息传回来了。”

  他年纪虽小,说话却是一板一眼。

  耶律铸没敢把他当成孩子,神色郑重,道“李璮这场叛乱,就像是一块石头投进了湖里,惊起了层层的涟漪啊。”

  两人说的都是蒙古语,叽里咕噜了一路,待进到大安殿,只见忽必烈还没来,站在殿中的是几位重臣。

  塔察儿、忽鲁不花、忽都察儿、线真……

  耶律铸遂发现,自己是在场唯一一个崇尚汉学的人。

  他是耶律楚材之子,母亲苏氏为苏轼后裔。

  但他虽崇尚汉学,对忽必烈的忠心却不容质疑。

  耶律楚材匡扶的是成吉思汗、窝阔台父子,因此,耶律铸从小就侍奉窝阔台之孙失烈门。

  蒙哥继位时,耶律铸卷入失烈门谋反一案,险些被处决,是忽必烈救了他。

  虽说耶律铸是契丹人,今日能站在这里,其实相当于就是蒙古人了。

  大殿上摆着一张地图,这些蒙古重臣们在地图边站定。

  安童见人来齐了,便指点着地图介绍起当前的形势来。

  这是要在忽必烈抵达之前让重臣们把该知道的情报都了解了,以免到时还要再说一遍。

  之所以由安童来介绍,因为忽必烈真的打算再过两年就任用他为丞相。

  安童虽说只有十四岁,毫不怯场,总归按情报上的消息便开始主持议事。

  “史天泽砍下李璮的头颅之后,守在益都城的李彦简自尽了,其他人打开了城门投降……”

  塔察儿听到这里,止住了安童,问道“我妹妹和她的儿子在哪里?”

  李璮儿子很多,与塔察儿之妹生下的只有一个,名叫李凤山。

  安童看了看战报,道“史天泽把他们从益都接出来了。”

  “好,把其他人全部杀掉。”

  “杀了,只逃走了一个李齐山,是王氏生的……”

  “那就追上去杀掉。”

  “他从旧海城逃了……”

  塔察儿大怒。

  他是在场所有人中表现得最想杀李璮的。

  之所以会把妹妹嫁给李璮,是因为他当年地位很低。

  塔察儿的祖父是成吉思汗的幼弟铁木哥斡赤斤,曾经因为造贵由汗的反被处死了。而当时山东一代的民户是分封给铁木哥斡赤斤的,塔察儿为了保证这个利益,才选择与李璮联姻。

  等到蒙哥汗继位后,他便发迹了,早就心生悔意。

  到如今,更是恨不能当作没这回事。

  “逃到哪?宋国?往南杀过去……”

  忽鲁不花已经喊道“别说这些小事了,合必赤、史天泽会处理。今天大汗召我们要商议的事才更重要。”

  “为的是从汉人手里把兵权收回来吧?”

  安童终于摆脱了塔察儿的纠缠,道“是,但大汗今日召你们来,是因为阿术在关陇被李瑕全歼了。”

  殿中安静了片刻,爆发出惊呼之声。

  “不可能!”

  “兀良哈部的阿术,速不台的子孙,怎么可能会被一个汉人……”

  忽然。

  “兀良合台也是死在这个汉人手里的!塔察儿,你给我收起你那像河水一样溢出来的傲慢,给我正视这个敌人!”

  随着这一声大喝,他们的大汗终于抵达了大殿。

  ……

  大蒙古国前几代大汗,窝阔台、贵由都是暴虐贪淫之人,但凡议事都是一坐下来就捧着酒猛灌,恨不能在议事结束前就把自己醉死。

  忽必烈不同,他沉稳刚毅,进殿之后并非是往上首一坐,而是直接走到众人身边。

  众人都不自觉地因大汗的威仪而低下头。

  忽必烈时年四十七岁,正当壮年,举手投足都显得那样富有力量。

  他指了指地图上济南、益都的位置,直接开口说起政事。

  “李璮的反叛影响很大,牵连了很多汉人世侯……”

  随着这一句,指尖扫过东平、毫州、开封、洛阳、南阳、太原、保州……

  这一句话,便叫殿上的这些人明白了局势的严重性。

  忽必烈没有让这些最忠心于他的臣子们去猜,很快,他便清晰地讲出了他要什么。

  “还没有完全解决阿里不哥,李瑕又在西南作乱,如果过份追究这些汉人,很可能会把他们逼反,汉人有一句话,狗急也会跳墙,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这是在向他的蒙古势力们表明他的立场。

  先声夺人,把基调定下来,以免这些蒙古大臣不停叫嚣要打压汉人。

  果然,忽鲁不花马上便喊道“我伟大的大汗,你对这些汉人太过于宽容了!”

  “大汗有明智的考虑。”耶律铸应道,“长生天赐给了大汗无比的智慧,不需要你来质问。”

  他其实信道教,但总归用长生天堵住了忽鲁不花的嘴。

  忽鲁不花闭了嘴,忽必烈这才道“你们说我太过宽容,但我告诉你们,治国要像分牛肉一样,一刀一刀慢慢地来。”

  “大汗,是我太急了。”忽鲁不花道。

  虽然忽必烈心里已有了主意,但还是环视了众人一眼,道“你们来说,该怎么办?”

  塔察儿道“大汗还要再讨伐阿里不哥,但如果诸王问大汗如何保证他们的利益,又该怎么办?必须得打压汉人。”

  他原本是蒙哥派来代替忽必烈掌漠南兵权的,但蒙哥一死,他又是第一个支持忽必烈的宗王,因此很有底气。

  律耶铸道“诸王的封地与五户丝都不会有变化,他们的驱口和财产都可以得以保留,大汗的承诺像金子一样珍贵,有什么不能相信的。”

  “只怕他们要看到大汗做出行动来。”

  “不错,李璮敢发动这样的叛乱,如果大汗不处置汉人,怎么让诸王心服。”

  “到时阿里不哥又会指责我们的大汗是蒙古的叛徒……”

  “汉人们这几年太过份了……”

  “够了!”

  安童竟是按着刀出列,喊道“大汗召你们来,让你们出主意,而不是争辩不停!”

  他是怯薛长,得以佩刀入殿,此时小脸一板,很是威风。

  塔察儿低头不再说话。

  他叫嚣时很大声,真到了出主意的时候却没了声响。

  忽必烈转头看了安童一眼,眼中闪过微微的笑意,很是满意这孩子。

  其实,不论是蒙古、回回、契丹、女真还是汉人,他更看重的还是忠心。

  至于行汉制还是旧制,比起臣子们有颗忠心又算得了什么?

  换句话说,只有他忽必烈才是最最重要。

  这也是他对各个部族的宽仁。

  还是耶律铸站出来,道“大汗,我以为不该继续追究世侯,要继续优待他们。但也要利用他们现在人人自危的心理,一点点削弱他们的实力……”

  用蒙古语说这些事很难受,耶律铸的蒙语虽是极好,却还是感到许多词汇的不足。

  “可以将世侯治下的民政与兵事分开来治理;调换世侯所在的地盘;给他们升迁高官……此事,宜缓,而不宜急。”

  这本就是忽必烈心里的主张,由耶律铸说出来之后,他环顾了殿中诸人一眼,见没有人反对,便问道“如严忠济这样的世侯,你认为该怎么办?”

  “可以招回朝中担任丞相。”

  “他若认为我是要夺他的兵权呢?”

  “可以由他们的子弟继续掌握兵权。”耶律铸答道“继续任用他们的子弟,大汗便能从其中挑选出最忠诚的一批。”

  忽必烈深以为然,让人拿出几封信给耶律铸。

  “你认为张弘略有没有与李璮勾结?”

  耶律铸看了一会,看到的是张弘略与李璮的通信从头到尾都是劝李璮不要谋反。

  表面上看起来,张弘略很忠心。

  但一对比李恒,张弘略这种知情不报、却又故作忠诚的举动……可谓其心可诛。

  再想到张弘道投降李瑕一事,张家有太多人已不值得信任。

  耶律铸遂道“张家便是汉人世侯的典型,暗中观望时局。我以为大汗应该给张柔封公爵之位,解除张弘略的兵权,调他回京师宿位,赐他冠服以从宴享。再从张家子弟中挑出最忠心的袭职,任顺天军民万户……”

  “你认为谁最忠心?”

  “张弘范。”

  耶律铸没有太多犹豫,张九郎的忠心是明眼人都能看到的。

  这便是他那套办法的一个诠释,升世侯们的爵位、官职,迁他们回朝,挑选他们的子弟袭职,便能更好地拿捏这些年轻人。

  忽必烈对这办法大体上是满意的,踱了几步,回过头,道“你不要忘了西南还有李瑕,如果狗被逼急了跳过墙去投李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