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第 119 章
作者:香溪河畔草      更新:2021-01-15 08:02      字数:8346
  却说宝玉高中探花,进入翰林院跟师傅修炼,学习治国之道。不足一月,贾敬便仙逝了。

  依照礼法,宝玉作为侄子有一年孝期,宝玉这人又对做官事不十分热衷,遂上表圣上,言说伯父去世,请求丁忧。

  圣上喜爱宝玉年轻俊秀,且纯良孝悌,觉得人才难得,予以夺情。下旨准许宝玉一年孝改一月孝,去铁槛寺守孝祭拜。

  君命大如天,宝玉只得依从,回家告别贾母、贾政、众姐妹,换了孝服,跟随贾珍贾蓉一起在铁槛寺守孝。一月后复起,再入翰林院修炼不提。

  话说贾敬忽然仙逝与人都无挂碍,只不过贾母想与宝黛议亲的打算要暂时搁浅了。

  却说尤氏在庙宇忙碌一月,兼之二姐与贾珍苟且之事闷在心里,终于病倒,只得提前回家修养。凤姐得悉,不免忙着替她延医治疗,伺候汤水,只养了半月方才下地。

  尤氏两下比较,更为恼恨二姐三姐老娘不尊重,言语中不免带了讥讽,尤氏老娘尤无知觉,却是三姐性子火爆,三言两语不合,扯起老娘,一怒回家去了。

  再说贾珍与贾蓉父子俱报了丁忧,父子在铁槛寺为贾敬做法事,二月后一切停当,傍晚回家,直奔上房,来看尤老娘与三姨妹,顺便打探二姐消息,却不料人去屋空。心中烦闷,慢慢转到尤氏上房,不问尤氏身子可好,单问二姐可曾回门,三姐因何不在。

  尤氏顿时心灰意冷:“她们姓尤不姓贾,来这里原是我不在家,帮着看门,现我回家,她们自然该回自家去,难不成我尤家女儿何去何从却要你贾府之人做主么?”

  尤氏带气说完只累的气喘吁吁转过头去直抹泪,一时胃疼病发,疼的冷汗直淋,却不料贾珍拂袖而去,竟不理睬。

  尤氏丫头见尤氏疼得厉害,忙着去找贾蓉,只贾蓉媳妇匆匆而来,竟说贾珍带了贾蓉出门去了。贾蓉媳妇胡氏见尤氏病的不轻,她又没有权利又没有银钱,府里赖升媳妇也比她有脸些,竟然找了张三推李四,都说这一项在铁槛寺服侍老太爷疲乏,不愿意动弹。

  胡氏无法,只得派人去请凤姐过来,凤姐一边派人去请太医,一边匆匆过府,见了尤氏兀自吃惊:“早上好好的,如何这般了?大哥哥没回家么?蓉儿那个猴崽子呢?”

  尤氏气得直落泪,娘家的丑事说不得。

  胡氏一边上茶一边答道:“婶娘且先用茶,老爷与大爷方才驾车出去了,我也不敢动问,也不知去了哪里。”

  尤氏看着凤姐直摇头,一时珠泪滚滚:“我这辈子何时才是个头呢!”

  凤姐便知其中有异,因支使贾蓉媳妇道:“太医如何还不到,蓉哥儿媳妇,你去瞧瞧去。”

  胡氏点头而去,凤姐这才问道:“珍大哥为了那事发了脾气呢?”

  尤氏丫头:“发脾气也就罢了,这会子怕是又去接三姐儿去了,凤丫头,你说这是什么事儿?丫头左一个右一个,我也不说,媳妇子那个他没沾,也就罢了,左不过是一时之欢,逢场作戏。现在竟然连姨妹子也霸占,你说说我这脸皮还要不要呢!”

  说罢又哭,这回凤姐也是无法,二姐好有个张华可寻,她们原是未婚夫妻,且一个赌一个嫖,臭味相投,互相登对,不存在谁害谁。这三姐儿可是无所拘管,她心里倒是思念柳湘莲,可人柳湘莲那样俊美的人物,又与宝玉交好,凤姐且不会做这等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白白断送人家柳相公一生。也只有陪着叹气的份。口里说着自己也不信的话:“你与珍大哥几十年的夫妻,想必不会这般胡来,估摸是不是去那个暗门子。”

  尤氏擦擦泪:“但愿吧!”

  一时太医临门,凤姐只好打住话头。

  等尤氏吃药躺下,凤姐方才回府,心里只是惶恐,只怕贾琏被贾珍所惑,又有与三姐儿搭上关系。心中只是忐忑不安。回府后便让平儿传话媚人,让她密切注意花枝巷,一旦贾珍出现立即来报。

  凤姐就怕贾珍把尤家三妹子藏在花枝巷,继而引诱贾琏上钩。

  却不料媚人那里没有消息,东府来了消息,贾珍竟然以尤氏体弱为借口,把尤来娘母女接回了宁府。凤姐只是摇头叹息,心里怀疑这消息真伪,一早忙完了府务,做了几个素菜,面汤儿,亲自去探尤氏,谁知消息果然是真。

  尤氏见了凤姐只是哭泣:“看来我不死她们都不会甘心。”

  凤姐吓了一跳,忙着安慰;“快别说这话,多大的事情呀,过几年依旧寻个人家,远远打法就是了。”

  尤氏气得只抽噎:“但愿如此,我命好苦。”哭得凤姐直走不起身,一直陪着尤氏用了午餐睡下了方回。心想贾珍这般闹腾没得连累荣府遭殃,想要告诉贾母,却又怕贾母受了惊吓,只得回屋与平儿暗暗商议,平儿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劝说凤姐且先看看,若是在闹得不像了,再跟贾母报备不迟。

  凤姐也无他法,只得这般。贾珍乃是大伯子凤姐小婶子不好说的,只在家里对贾琏严防死守,明言告诫兴儿召儿,一旦二爷与珍大爷往来,立即来报,否则乱棍打死,全家发买。

  时间一晃就是六月,这一日凤姐正在忙碌,忽然平儿领进来一个人来,凤姐因为这一项正在忙碌春夏换季衣衫,调配夏季所需物资,十分忙碌,直道是管事媳妇有事回禀,头也不抬,直道:“你说,我听着!”

  只听那人道:“我们奶奶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我们老叫我先来报信,老爷随后亲自前来报喜。”

  凤姐听得糊涂,贾府并无怀孕之人,因问:“你家奶奶?谁呀?”

  那人抬头,不是司棋是谁:“就是我们二姑娘呀,二奶奶!”

  凤姐一听喜不自禁,忙着拉起司棋飞奔:“快点去告诉老祖宗,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呢!”

  贾母果然欢喜无限:“什么时候生的?如何也不来报,我们也好派人去照应照应呢!”

  司棋闻言顿时神情一滞:“我们老太太说府里最近事多,那边老爷去了,这边老爷病了,二太太又不大好,实在不好麻烦,所以。”

  凤姐知道这是杜家老妇人怕了邢夫人了,因怕贾母动气,连忙打岔:“嗳哟,哥儿长得似谁呢?”说这话给司棋使眼色,把司棋目光引到贾母脸上。

  司棋因一笑言道:“说来也巧,哥儿脸庞儿鼻子嘴巴都却似姑爷,眼睛眉毛极像姑娘,只是耳垂又大又厚,又不像姑爷也不想姑娘,更不像我们老太太,我们姑娘想了很久才想起来,说是却似老祖宗了,今儿我这一瞧,确乎像极了。”

  凤姐原是药引司棋说那哥儿相貌像极了贾母,司棋无法圆谎,因为哥儿眉眼像迎春,迎春却肖母,这一日戳穿还了得?忽然瞧见贾母厚厚耳垂,陡然想起小哥儿也是厚厚耳垂,当时杜老太太还满口夸赞,说是这哥儿是个有福气的。司棋这才小小撒个谎。

  却不料贾母一听乐得哈哈大笑:“这孩子倒不像自己个当官的老子,像我这个无用的老太婆干什么。”

  凤姐闻言故意掐腰气道:“嗳哟,我倒想着哪儿哪生的像老祖宗,好享享福,他日做个老封君,银子烂了花不完,山珍海味吃不完,绫罗绸缎懒得穿,可惜打着灯笼也没找见,谁料竟被这个小子轻易抢了去,真正气恼。”

  众人闻言噗哧一笑,李纨上来就羞凤姐:“我把你个没脸的丫头,这也吃醋,难不成你想占尽天下的好事呢!”

  贾母笑得浑身打颤,手里推着鸳鸯:“快撕你凤丫头嘴去!”

  鸳鸯笑着替贾母捶腿:“这我可不领命,少了二奶奶这张嘴,赶明儿老祖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又该让我赔了,我可赔不起呢!”

  众人又笑。

  贾母笑吟吟摸摸鸳鸯头额:“好好好,鸳鸯丫头说得有理,这嘴撕不得,去给司棋丫头一个头等的红包,着总使得吧。”

  司棋道谢而去。

  一时,邢夫人闻讯也来了,娘儿们商议要送什么礼品为好。凤姐提议,宫中备办一大份,也就是了,等迎春出月回家吃娘家饭,那时各人再表个人心意。

  一时,凤姐将定例礼单呈上,贾母见凤姐按照上等准备,十分满意。只等杜梁栋过府报喜,就好送去。

  隔天杜梁栋送了红蛋喜饼过府报喜,给贾母磕头:“恭喜老祖宗,您家添了读书郎了。”

  又去给贾赦磕头,贾赦口不能言,闻言连连点头,眼里有泪水滴落,伸出手来,杜梁栋忙着握住,贾赦却慢慢抽出自己手来,把个绿莹莹的翡翠扳指搁在杜梁栋手里了。

  杜梁栋要给贾赦带回去,贾赦直摇头,泪水肆意奔流。邢夫人一边虽然不舍得,当着女婿也不好表示,只得收起心疼,替贾赦解说:“老爷的意思这个扳指送给小外孙当玩具了,千万收下了。”

  杜梁栋有些见识,这扳指估计千金难买,只是贾赦哭得厉害,不好再辞,只得收下了。

  隔天凤姐亲自带了礼品过府探望,眼见迎春母子康健,回家报与贾母,贾母心知肚明,却还要问:“你看着那亲家太太喜欢不喜欢,对迎春好是不好?”

  凤姐笑道:“喜欢不喜欢我却说不好,只是那杜老太太啊,眼睛睁不开,嘴巴何不拢,老祖宗您自个想去啊!”

  贾母一笑:“姑爷呢?”

  凤姐一愣:“姑爷到没见着,昨日的情景老祖宗也见了,显是喜欢的。”

  贾母眼睛睨着凤姐:“迎春那些陪嫁丫头不调皮吧?”

  凤姐恍然一笑,忙着给贾母捶背:“我的老祖宗哟,你这话绕的,您直说就是了呢,告诉您吧,四个丫头都配了人了,绣橘司棋两口子在府里伺候,另两个去了庄子上当管事的,您就放心吧,杜家姑爷世代书香最注重门风,要男子四十膝下空虚才纳妾,这辈子怕是纳不成了呢!”

  凤姐回房只跟平儿叹息:“迎春丫头平时温吞吞的,没想到如此好命。姑爷能干不说,德行还好。唉!”

  平儿知道这话从何而来,也不劝说,只笑道:“我说二姑娘能有今天,倒不是她命好,全是托了奶奶的福气呢!”

  说话到了七月,迎春做满月,因宁府重孝,只给荣府下了帖子,又因因为老太妃薨逝孝期未满,也不能大摆酒宴,只是亲戚姐妹们聚聚。

  邢岫烟回家居住,凤姐早已经将迎春的房子收拾好了,只等迎春回家出月。

  到了迎春满月这一日,凤姐去到杜家简单一顿饭菜便接迎春母子回来。先到贾母房里,园子里众姐妹齐齐而来,把个小哥儿宝贝蛋似地传来传去的观看。只这孩子也不怕人,黑亮亮的眼睛东瞄西看,偶尔打个哈气,甚至还会咧嘴笑一笑。惹得众人疼爱不尽。

  贾母抱着外孙孙,爱之不够,玉器玩意儿捧了一大匣子出来。

  凤姐知道尤氏心里不痛快,因使人换她过来一叙,尤氏过府,除了凤姐,众人皆惊,丰满的尤氏竟然瘦的脸颊塌陷了。

  贾母吃惊不小,待姐妹们散尽特特留下尤氏问话,尤氏瞒哄不住,一头扑在贾母膝上,直哭得昏天黑地。

  原来就在自从做完了贾敬法事回府,打着骑射借口,日日在府里饮酒作乐,喝醉了就跟尤氏妹子三姐儿胡闹,上月尤氏三妹子竟然诊出了喜脉,三姐儿闹着要贾珍明媒正娶,不然就打胎,从此两下抛开。贾珍舍不得孩子有舍不得三姐,只逼着要尤氏准许他娶三姐儿为二房,生下孩子先藏着,待三年后再认回家来。

  尤氏碍着国法家规不答应,三姐儿便日日闹,威胁说再不给个说法就拼着脸不要了,告上衙门去。现在已经在花枝巷买下了房舍,定了这月初八就办仪式搬过去。

  贾母恨道:“有这事你怎么不早告我?”凤姐也道:“是呀,怎么连我也瞒下了?”

  尤氏抽泣道:“大爷说了,倘我不依或是坏他的事,就要以善妒无子休我。”

  凤姐道:“呸,由得他说,蓉儿你从小养大的,不是你儿子呢?你替大老爷送了终,守了孝,磕了头,他就休不得你!金銮殿告他去。”

  贾母闻言也是拍案而起:“这还了得,珍哥媳妇,你且起来,有我做主,我叫他们娶不得也嫁不成。”

  作者有话要说:

  草的女儿当自强系列古言坑之二:

  却说宝玉高中探花,进入翰林院跟师傅修炼,学习治国之道。不足一月,贾敬便仙逝了。

  依照礼法,宝玉作为侄子有一年孝期,宝玉这人又对做官事不十分热衷,遂上表圣上,言说伯父去世,请求丁忧。

  圣上喜爱宝玉年轻俊秀,且纯良孝悌,觉得人才难得,予以夺情。下旨准许宝玉一年孝改一月孝,去铁槛寺守孝祭拜。

  君命大如天,宝玉只得依从,回家告别君命贾政众姐妹,换了孝服,跟随贾珍贾蓉一起在铁槛寺守孝。一月后复起,再入翰林院修炼不提。

  却说贾敬忽然仙逝与人都无挂碍,只不过贾母想与宝黛议亲的打算要暂时搁浅了。

  尤氏在庙宇忙碌一月,兼之二姐与贾珍苟且之事闷在心里,终于病倒,只得提前回家修养。凤姐得悉,不免忙着请延医治疗,伺候汤水,只养了半月方才下地。

  尤氏两下比较,更为恼恨二姐三姐老娘不尊重,言语中不免带了讥讽,尤氏老娘尤无知觉,却是三姐性子火爆,三言两语不合,扯起老娘,一怒回家去了。

  再说贾珍与贾蓉父子俱报了丁忧,父子在铁槛寺为贾敬做法事,二月后一切停当,傍晚回家,直奔上房,来看尤老娘与三姨妹,顺便打探二姐消息,却不料人去屋空。心中烦闷,慢慢转到尤氏上房,不问尤氏身子可好,单问二姐可曾回门,三姐因何不在。

  尤氏顿时心灰意冷:“她们姓尤不姓贾,来这里原是我不在家,帮着看门,现我回家,她们自然该回自家去,难不成我有家女儿何去何从却要你贾府之人做主么?”

  说完气吁吁转过身子,一时胃疼病发,疼的冷汗直淋,却不料贾珍拂袖而去,竟不理睬。

  尤氏丫头见尤氏疼得厉害,忙着去找贾蓉,只贾蓉媳妇匆匆而来,竟说贾珍带了贾蓉出门去了。贾蓉媳妇胡氏见尤氏病的不轻,她又没有权利又没有银钱,府里赖升媳妇也比她有脸些,竟然找了张三推李四,都说这一项在铁槛寺服侍老太爷疲乏,不愿意动弹。

  胡氏无法,只得派人去请凤姐过来,凤姐一边派人去请太医,一边匆匆过府,见了尤氏兀自吃惊:“早上好好的,如何这般了?大哥哥没回家么?蓉儿那个猴崽子呢?”

  尤氏气得直落泪,娘家的丑事说不得。

  胡氏一边上茶一边答道:“婶娘且先用茶,老爷与大爷方才驾车出去了,我也不敢动问,也不知去了哪里。”

  尤氏看着凤姐直摇头,一时珠泪滚滚:“我这辈子何时才是个头呢!”

  凤姐便知其中有异,因支使贾蓉媳妇道:“太医如何还不到,容儿媳妇,你去瞧瞧去。”

  胡氏点头而去,凤姐这才问道:“珍大哥为了那事发了脾气呢?”

  尤氏丫头:“发脾气也就罢了,这会子怕是又去接三姐儿去了,凤丫头,你说这是什么事儿?丫头做一个有一个,媳妇子那个他没沾,现在竟然连姨妹子也霸占,我这脸好要不要呢!”

  说罢又哭,这回凤姐也是无法,二姐好有个张华可寻,她们原是未婚夫妻,且一个赌一个嫖,臭味相投,互相登对,不存在谁害谁。这三姐儿可是无所拘管,她心里倒是思念柳湘莲,可是那柳湘莲那样俊美的人物,有与宝玉交好,凤姐且不会坐着等事情,白白断送人家柳相公一生。也只有陪着叹气的份。口里说着自己也不信的话:“你与珍大哥几十年的夫妻,想必不会这般胡来,估摸是不是去那个暗门子。”

  尤氏擦擦泪:“但愿吧!”

  一时太医临门,凤姐只好打住话头。

  等尤氏吃药躺下,凤姐方才回府,心里只是惶恐,只怕贾琏被贾珍所惑,又有与三姐儿搭上关系。心中只是忐忑不安。回复后便让平儿传话媚人,让她密切注意花枝巷,一旦贾珍出现立即来报。

  凤姐就怕贾珍把尤家三妹子藏在花枝巷,继而引诱贾琏上钩。

  却不料媚人那里没有消息,东府来了消息,贾珍竟然以尤氏体弱为借口,把尤来娘母女接回了宁府。凤姐只是摇头叹息,心里怀疑这消息真伪,一早忙完了府务,做了几个素菜,面汤儿,亲自去探尤氏,谁知消息果然是真。

  尤氏见了凤姐只是哭泣:“看来我不死她们都不会甘心。”

  凤姐吓了一跳,忙着安慰;“快别说这话,多大的事情呀,过几年依旧寻个人家,远远打法就是了。”

  尤氏气得只抽噎:“但愿如此,我命好苦。”哭得凤姐直走不起身,一直陪着尤氏用了午餐睡下了方回。心想贾珍这般闹腾没得连累荣府遭殃,想要告诉贾母,却又怕贾母受了惊吓,只得回屋与平儿暗暗商议,平儿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劝说凤姐且先看看,若是在闹得不像了,再跟贾母报备不迟。

  凤姐也无他法,只得这般。贾珍不好说的,只在家里对贾琏严防死守,明言告诫兴儿召儿,一旦二爷与珍大爷往来,立即来报,否则乱棍打死,全家发买。

  时间一晃就是六月,这一日凤姐正在忙碌,忽然平儿领进来一个人来,凤姐因为这一项正在忙碌春夏换季衣衫,调配夏季所需物资,十分忙碌,直道是管事媳妇有事回禀,头也不抬,直道:“你说,我听着!”

  只听那人道:“我们奶奶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我们老叫我先来报信,老爷随后亲自前来报喜。”

  凤姐听得糊涂,贾府并无怀孕之人,因问:“你家奶奶?谁呀?”

  那人抬头,不是司棋是谁:“就是我们二姑娘呀,二奶奶!”

  凤姐一听喜不自禁,忙着拉起司棋飞奔:“快点去告诉老祖宗,这可是天大的喜讯呢!”

  贾母果然欢喜无限:“什么时候生的?如何也不来报,我们也好派人去照应照应呢!”

  司棋闻言顿时神情一滞:“我们老太太说府里最近事多,那边老爷去了,这边老爷病了,二太太又不大好,实在不好麻烦,所以。”

  凤姐知道这是杜家老妇人怕了邢夫人了,因怕贾母动气,连忙打岔:“嗳哟,哥儿长得似谁呢?”说这话给司棋使眼色,把司棋目光引到贾母脸上。

  司棋因一笑言道:“说来也巧,哥儿脸庞儿鼻子嘴巴都却似姑爷,眼睛眉毛极像姑娘,只是耳垂又大又厚,又不像姑爷也不想姑娘,更不像我们老太太,我们姑娘想了很久才想起来,说是却似老祖宗了,今儿我这一瞧,确乎像极了。”

  凤姐原是药引司棋说那哥儿相貌像极了贾母,司棋无法圆谎,因为哥儿眉眼像迎春,迎春却肖母,这一日戳穿还了得?忽然瞧见贾母厚厚耳垂,陡然想起小哥儿也是厚厚耳垂,当时杜老太太还满口夸赞,说是这哥儿是个有福气的。司棋这才小小撒个谎。

  却不料贾母一听乐得呵哈哈哈大笑:“这孩子倒不像自己个当官的老子,像我这个无用的老太婆干什么。”

  凤姐闻故意掐腰气道:“嗳哟,我倒想那里生的像老祖宗,好享享福,他日做个老封君,银子烂了花不完,山珍海味吃不完,绫罗绸缎懒得穿,可惜打着灯笼也没找见,谁料竟被这个小子轻易抢了去,真正气恼。”

  众人闻言噗哧一笑,李纨上来就羞凤姐:“我把你个没脸的丫头,这也吃醋,只怕想占尽天下的好是呢!”

  贾母笑得浑身打颤,手里推着鸳鸯:“快撕你凤丫头嘴去!”

  鸳鸯笑着替贾母捶腿:“这我可不领命,少了二奶奶这张嘴,赶明儿老祖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又该让我赔了,我可赔不起呢!”

  众人又笑。

  贾母笑吟吟摸摸鸳鸯头额:“好好好,鸳鸯丫头说得有理,这嘴撕不得,去给司棋丫头一个头等的红包,着总使得吧。”

  司棋道谢而去。

  一时,邢夫人闻讯也来了,娘儿们商议要送什么礼品为好。凤姐提议,宫中备办一大份,也就是了,等迎春出月回家,那时各人再表个人心意。

  一时,凤姐将定例礼单呈上,贾母见凤姐按照上等准备,十分满意。只等杜梁栋过府报喜,就好送去。

  隔天杜梁栋送了红蛋喜饼过府报喜,给贾母磕头:“恭喜老祖宗,您家添了读书郎了。”

  又去给贾赦磕头,贾赦口不能言,闻言连连点头,眼里有泪水滴落,伸出手来,杜梁栋忙着握住,贾赦却慢慢抽出自己手来,把个绿莹莹的翡翠扳指搁在杜梁栋手里了。

  杜梁栋要给贾赦带回去,贾赦直摇头,泪水肆意奔流。邢夫人一边虽然不舍得,当着女婿也不好表示,只得收起心疼,替贾赦解说:“老爷的意思这个扳指送给小外孙当玩具了,千万收下了。”

  杜梁栋有些见识,这扳指估计千金难买,只是贾赦哭得厉害,不好再辞,只得收下了。

  隔天凤姐亲自带了礼品过府探望,眼见迎春母子康健,回家报与贾母,贾母心知肚明,却还要问:“你看着那亲家太太喜欢不喜欢,对迎春好是不好?”

  凤姐笑道:“喜欢不喜欢我却说不好,只是那杜老太太啊,眼睛睁不开,嘴巴何不拢,老祖宗您自个想去啊!”

  贾母一笑:“姑爷呢?”

  凤姐一愣:“姑爷到没见着,昨日的情景老祖宗也见了,显是喜欢的。”

  贾母眼睛睨着凤姐:“迎春那些陪嫁丫头不调皮吧?”

  凤姐恍然一笑,忙着给贾母捶背:“我的老祖宗哟,你这话绕的,您直说就是了呢,告诉您吧,四个丫头都配了人了,绣橘司棋两口子在府里伺候,另两个去了庄子上当管事的,您就放心吧,杜家姑爷世代书香最注重门风,要男子四十膝下空虚才纳妾,这辈子怕是纳不成了呢!”

  凤姐回房只跟平儿叹息:“迎春丫头平时温吞吞的,没想到如此好命。故也能干部说,德行还好。唉!”

  平儿知道这话从何而来,也不劝说,只笑道:“我说二姑娘能有今天,倒不是她命好,全是托了奶奶的福气呢!”

  说话到了七月,迎春做满月,因宁府重孝,只给荣府下了帖子,又因因为老太妃薨逝孝期未满,也不能大摆酒宴,只是亲戚姐妹们聚聚。

  邢岫烟回家居住,凤姐早已经将迎春的房子收拾好了,只等迎春回家出月。

  到了迎春满月这一日,凤姐去到杜家简单一顿饭菜便接迎春母子回来。先到贾母房里,园子里众姐妹齐齐而来,把个小哥儿宝贝蛋似地传来传去的观看。只这孩子也不怕人,黑亮亮的眼睛东瞄西看,偶尔打个哈气,甚至还会咧嘴笑一笑。惹得众人疼爱不尽。

  贾母抱着外孙孙,爱之不够,玉器玩意儿捧了一大匣子出来。

  凤姐知道尤氏心里不痛快,因使人换他过来一叙,尤氏过府,除了凤姐,众人皆惊,丰满的尤氏竟然瘦的脸颊塌陷了。

  贾母吃惊不小,带姐妹们散尽特留下尤氏问话,尤氏瞒哄不住,一头扑在贾母膝上,直哭得昏天黑地。

  原来就在自从做完了贾敬法事回府,打着骑射借口,日日在府里饮酒作乐,喝醉了就跟尤氏妹子三姐儿胡闹,上月尤氏三妹子竟然诊出了喜脉,三姐儿闹着要贾珍明媒正娶,不然就打胎,从此两下抛开。贾珍舍不得孩子有舍不得三姐,只逼着要尤氏准许他娶三姐儿为二房,生下孩子先藏着,待三年后再认回家来。

  尤氏碍着国法家规不答应,三姐儿便日日闹,威胁说再不给个说法就拼着脸不要了,告上衙门去。现在已经在花枝巷买下了房舍,定了这月初八就办仪式搬过去。

  贾母恨道:“有这事你怎么不早告我?”凤姐道:“是呀,怎么连我也瞒下了?”

  尤氏道:“大爷说了,倘我不依或是坏他的事,就要以善妒无子休我。”

  凤姐道:“呸,由得他说,蓉儿你从小养大的,不是你儿子呢?你替大老爷送了终,守了孝,磕了头,他就休不得你!金銮殿告他去。”

  贾母闻言也是拍案而起:“这还了得,珍哥媳妇,你且起来,有我做主,我叫他们娶不得也嫁不成。”